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一次性喝水用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 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上图(右)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即粗细)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即琴弦 (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
③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
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_.(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_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提出猜想假设;B.得出结论;C.分析归纳;D.实验研究;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将齿轮固定在玩具电动机的转轴上,启动电动机,使齿轮拨动塑料片,你会发现塑料片发声的音调随着玩具电动机的转速的加快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如果我们改用大小相同但是齿更加密的齿轮,在转动速度相同时,塑料片发声的音调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弹吉他时,用相同的力弹拨粗细不同吉他的琴弦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 、 .(填序号,每空1分,共2分)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 。(3分)
说明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 ,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 处减弱,乙在 处减弱,丙在_______处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