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两个电阻R1=3R2,把它们串联起来,则电流之比I1:I2=______,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把它们并联起来,则电流之比I1‘:I2’=______,加在
它们两
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电路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_A,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_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17.4-2所示的电路中,如果R1>R2,则I1 I2。如果R1增大,R2不变,则I1将 ,I2将 ,I将 。说明在并联电路中,如果有一个电阻增大,则总电流将 ,等效于电路的总电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17.4-2所示的电路中,总电阻为R,电流的特点是:I=I1 I2; 电压的特点是:U=U1 U2。应用欧姆定律可得:I= ______,I1= ______,I2= ,代入电流关系的公式可得总电阻R与R1、R2的关系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17.4-1所示的电路中,如果R1>R2,由于I1 ________I2,U1 ______U2,说明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电压______。如果R1增大,R2不变,则R将______,电路中的总电流I将______,R1两端的电压U1将______,R2两端的电压U2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17.4-1所示的电路中,总电阻为R,电流的特点是:I=I1 I2; 电压的特点是:U=U1 U2。应用欧姆定律可得:U=_______,U1= ,U2= ,代入总电压公式可得:________= ,从而得出:R=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17.3-7甲是测量小灯泡(U额=2.5V)电阻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V。
(1)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灯变亮,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可以 。
(3)下表是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图乙是第1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该示数为 A。这5次实
验中,灯泡电阻的最大值为 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为了完成这5次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Ω的滑动变阻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2.5 | 2.0 | 1.5 | 1.0 | 0.5 |
电流I/A | 0.22 | 0.19 | 0.16 | 0.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17.3-6所示,小丽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
(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____Ω。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测量电阻约为10Ω的定值电阻Rx的实验中,小明和小亮用如图17.3-5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甲图中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2)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有较大示数。小亮认为在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 ;还有一处是 。
(3)改正错误后,小明改变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两次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R1=10.1Ω,R2=10.2Ω,第三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6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三次实验数据,最后得出Rx=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