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107  154115  154121  154125  154131  154133  154137  154143  154145  154151  154157  154161  154163  154167  154173  154175  154181  154185  154187  154191  154193  154197  154199  154201  154202  154203  154205  154206  154207  154209  154211  154215  154217  154221  154223  154227  154233  154235  154241  154245  154247  154251  154257  154263  154265  154271  154275  154277  154283  154287  154293  15430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春运期间,铁路承载着许多家庭的团圆和希望,钢轨的安全监测就尤为重要,探伤工用榔头敲击钢轨,通过声音来判断钢轨是否存在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榔头敲击时产生的声音只能在钢轨里传播

B.检测时用榔头敲击钢轨,可通过声音的响度辨别是否存在问题

C.探伤工听到的声音是是由钢轨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探伤仪能够检测钢轨的各种“病变”,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振动,我们也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对海盗起到震慑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海巡01”发射的声音越大,传播的就越快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自己身边的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家用空调在使用时设置的温度一般为40℃左右

B、同学们散步时的速度约为10m/s

C、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 

D、小明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做的功约为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家用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380V

B、教学楼台阶的高度为10m

C、冬季太原最冷气温在2℃左右

D、完整的做一遍眼保健操大约需要5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液晶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800W

B、 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g/cm3

C、人的正常体温为39℃

D、同学们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20cm       

B、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50g

C、普通中学生百米成绩约为15s       

D、运城市中考考场内的温度约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家用空调器正常工作时的的电流约为5A     B、一枚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200N

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间隔约为1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一只空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2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8kg。用此空玻璃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1.6kg;往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1.8kg。求:

(1)金属颗粒的质量;

 (2)金属颗粒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点火推上太空。12月14日,月球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安全软着陆。在着陆前,嫦娥三号从距离月面15公里下落,而这一阶段地面测控基本“无能为力”,完成这一阶段需要约12分钟时间,称为“黑色720秒”。此间,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个阶段,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再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最后几米,最后嫦娥三号平稳“站”在月面上,此时它的4条着陆腿触月信号显示,嫦娥三号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通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三号从距离月面15km下落,经过“黑色720s”的时间到达月面,该着陆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100m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即进入悬停段),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若探测器向月面发射信号传播的速度为3×108m/s,则从发射信号到接收信号经过的时间为多长?(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嫦娥三号距离月面100m高度处悬停后继续下落,25s内下降了70m,最后剩余过程的平均速度为2m/s,则它在这100m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