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下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 。
(2)当他们将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 。
(3)图中是“研究水的沸点”实验,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 ▲ 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温度/℃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3 | 98 | 98 | 98 |
(4)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 分钟时的数据;
(5)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6)在图丙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7)在这次实验中烧杯上加盖子的目的是 ▲ ,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来源:Zxxk.Com]
(8)测量温度结束,当酒精灯熄灭后,发现水仍在微微沸腾,其主要原因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温度/℃ | 4 | 2 | 0 | -2 | -4 | -6 | -6 | -6 | -6 | -6 | -8 | |
状态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固 | 固 |
(1)当实验进行到2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选填“A”、“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 ▲ ℃;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 ▲ ℃,当实验进行到17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 ▲ 态;
(3)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 ▲ (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 ▲ (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来源:学,科,网Z,X,X,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 。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的气泡中是
▲ ,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 ▲ (选填“空气”、“水蒸气”、“小水珠”或“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 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 (能/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 ▲ (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 ▲ cm和横截面积 ▲ mm2。
(4)在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 ▲ (两根/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理由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
(1)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你 ▲ 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
(2)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 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但实际操作还是能听微弱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是: ▲ 。
(3)该实验表明声音不能在 ▲ 中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包着湿布。将其放在室内,不包湿布的温度计显示的是__▲__温度;因为水在蒸发时要__▲__,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__▲__(高/低);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__▲__(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右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 ▲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壶嘴上方一段距离的“白气”明显多于壶嘴处的原因是 ▲ 。“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现象,“白气”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