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淄博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8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盛着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甲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乙烧瓶中的电阻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
(1)通电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 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大,表明其它条件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
(2)本试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通过两金属丝串联的方式,控制 和 相同;还使用了转换的科学方法:把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转换为 。为了保证这种转换的科学性,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 。
(3)小明想把该装置改成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则他应将其中一个烧瓶中的煤油换成 相同的水,将甲烧瓶中的铜丝换成与乙烧瓶中镍铬合金丝的 相等的镍铬合金丝,并将两个烧瓶中的金属丝做绝缘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淄博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底面积为0.4m2,质量为35kg的正方体重物从水平地面匀速提升了9m,用时30s,做功4500J(g取10N/kg)求:
(1)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淄博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为了让鱼缸内的热带鱼有一个适合的生活环境,小强用一个“220V 300w”的电热棒给鱼缸内的水加热。当水温升到设定值30℃时加热棒自动停止工作,待水温自然冷却到20℃时加热棒自动开始加热,周而复始。每次加热时间损失20%的热量,鱼缸内水的质量始终保持为40k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C水=4.2×103J/(kg.℃)】
(1)正常工作时,通过加热棒的电流是多少?
(2)额定电压下,加热棒每次工作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超声波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可减弱噪声
D.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光现象与其形成原因,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毕业合影——光的折射
B.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C.镜花水月——光的反射
D.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1kg 0℃的水和1kg 0℃的冰内能相同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右图的甲、乙两滑轮组分别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若滑轮规格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A.W甲<W乙 η甲<η乙 B.W甲>W乙 η甲>η乙
C.W甲=W乙 η甲=η乙 D.W甲<W乙 η甲>η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受二力平衡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的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减小
C.用力未推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如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物体a和b,放在水中静止后,则
A.a漂浮,a受浮力大于b B.b漂浮,b受浮力大于a
C.a沉底,a受浮力大于b D.b沉底,b受浮力大于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电阻R1、R2并联,则应将
A.S2、S3闭合,S1断开 B.S1、S2闭合,S3断开
C.S2闭合,S1、S3断开 D.S1闭合,S2、S3断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