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 (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测前方峭壁的位置,司机按响了一下喇叭,经过3.5s他听到了回声,求此时汽车离峭壁有多远?(声在空气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A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个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察仪,用观察仪进行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观察仪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实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B端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C.实验时,应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D.如果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物体的像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 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光的热效应时,可以 ,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 的热效应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华在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上以正常步行的速度步行12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正常步行的速度为 m/s;
(2)小华平常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 如图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物体的长度是 cm. 如图丙是记录某同学上体育课时跑完1500m的时间为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些.
(2)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节课后(9:30左右),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初二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