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578  160586  160592  160596  160602  160604  160608  160614  160616  160622  160628  160632  160634  160638  160644  160646  160652  160656  160658  160662  160664  160668  160670  160672  160673  160674  160676  160677  160678  160680  160682  160686  160688  160692  160694  160698  160704  160706  160712  160716  160718  160722  160728  160734  160736  160742  160746  160748  160754  160758  160764  160772  235360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 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某品牌汽车行驶100公里消耗汽油2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 J的热量.(汽油的热值q=4.6×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阴霾天气中,PM2.5(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含量较高.大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 (填“机械运动”或“热运动”);在 (填“太阳出来”或“连续降雨”)后,霾容易消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生活中的“粘”字常与一些物理现象有关,如:吃冰棒时会感到粘舌头,这是由于水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A的示数变 电压表V1的示数变 V2的示数变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导体接在10V的电源上时,它的电阻为20Ω;若将它改接在5V的电源上,它的电阻为 .若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零,它的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

要求:(1)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

(2)电灯L1、L2并联;

(3)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

(4)所画导线不能交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选填“相同”或“不同”).

(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有多个电阻可供选择,小李把两只电阻R1、R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如图甲所示.

①图乙为小李同学依照图连接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后要求: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实验正常进行,通过测得两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UAB(伏)

UBC(伏)

UAC(伏)

1

4

2

6

2

3

3

6

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③你认为本实验设计有什么不合理或可以改进的地方?若有,请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