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3457  163465  163471  163475  163481  163483  163487  163493  163495  163501  163507  163511  163513  163517  163523  163525  163531  163535  163537  163541  163543  163547  163549  163551  163552  163553  163555  163556  163557  163559  163561  163565  163567  163571  163573  163577  163583  163585  163591  163595  163597  163601  163607  163613  163615  163621  163625  163627  163633  163637  163643  16365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20米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中间5米用了1.5秒,最后又用了4.5秒走完全程,已知它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3米/秒,求它在最后4.5秒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对光一定有发散作用
B.凹透镜对光可能有汇聚作用
C.一束平行光线穿过凸透镜后一定能汇聚到焦点上
D.利用放大镜不能成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乙图,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C.丙图,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佩戴凹透镜来进行校正
D.丁图,电视遥控器发射红外线经墙面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利用了光的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选用的玻璃板越厚越好
B.实验时玻璃板倾斜放置,蜡烛A的像会消失
C.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为了使蜡烛B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应将蜡烛B向玻璃板靠近
D.测量时发现A、B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是因为没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做饭时锅内冒出的“白气”是锅内的水汽化形成的
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自然景观
C.冬天早晨玻璃窗上美丽的“冰花”是室外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低声细语”和“声嘶力竭”是指声音音调的高低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关于“白气”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B.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D.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物体在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1米/秒的速度在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使此物体在同一水平上以2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所需拉力的大小为(  )
A.5牛B.10牛C.20牛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的
B.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
C.他们受到的合力均为零
D.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研究表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主要有以下几条去路,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直接反射5.2×1016
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8.1×1016
水循环4.0×1016
大气流动3.7×1013
光合作用4.0×1013
(1)太阳辐射能最主要的去路是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
(2)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某同学家购买了某品牌的太阳能热水器,替换掉电热水器,下表是该太阳能热水器的相关信息.
太阳照射时间/时太阳能转化为热的效率水升高的温度/℃热水器容积/升
88060100
请根据信息计算:[c=4.2×103焦/(千克•℃)]
太阳能热水器照射8小时,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假设该同学家每天所需热水情况与上表同.相比替换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后,每天相当于减少了多少千克二氧化碳排放?(每节省1千瓦时电相当于减少0.96千克CO2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对蜡烛A和蜡烛B的要求是A、B完全相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且玻璃板的厚度尽量要薄(厚/薄).
(2)某实验小组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A(选填“A前”或“B”)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在另外一个小组的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