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463  164471  164477  164481  164487  164489  164493  164499  164501  164507  164513  164517  164519  164523  164529  164531  164537  164541  164543  164547  164549  164553  164555  164557  164558  164559  164561  164562  164563  164565  164567  164571  164573  164577  164579  164583  164589  164591  164597  164601  164603  164607  164613  164619  164621  164627  164631  164633  164639  164643  164649  164657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杠杆左侧A点,为使OB成为力臂,应在B点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若每个钩码重为O.5N,将A点的钩码全部移到B点,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C点竖直向下施加的力为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试验中.
(1)把杠杆支在支架上,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杠杆左高右低.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2个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3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A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乙,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在实验过程中,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动力F1/N动力臂L1/cm  阻力F2/N阻力臂L2/cm 
 1 1.0 10 0.5 15
 2 2.0 10 1.0 20
 32.0  204.0  10
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1,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3)小红调节杠杆平衡后,在杠杆的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的值.分析实验致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样?答:杠杆上挂钩码后,小红又调节了平衡螺母.
(4)有同学用现有实验方案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B.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填“左”或“右”),目的是为了能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2)杠杆平衡后,若在a点挂2个50g钩码,那么在b点应该挂3个50g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乙,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在实验过程中,将杠杆调整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大小.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1.0100.515
22.0[101.020
32.0204.0[10
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1,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3)小红调节好平衡后,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的值,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致?答:杠杆上挂钩码后,小红又调节了平衡螺母.
(4)有同学用现有实验方案得到如下结论“动力x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B.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华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杠杆上相等刻线的距离相等.
(1)当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你会选择让杠杆保持静止(选填“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来进行实验探究,理由是便于测量力臂.
(2)如果使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中杠杆的A点竖直向下拉,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
(3)实验中不使用其他物体而选择使用钩码的好处是:便于读取力的大小或者使力成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中,尚缺少一根导线,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小科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断开开关时,才发现电表如图乙所示.电流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在使用前没有调零.
U/V22.53
I/A0.220.260.30
(3)假如不重新实验,请你利用小科已获取的信息,计算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6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1.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

(1)小明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写出一种即可)
(2)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绘制成了图乙所示的U-I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225W,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小灯泡的电阻是12.5Ω.
(3)小明对图乙所画的图象产生了困惑,根据欧姆定律,在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所连成的线应是一条直线,而实际却不是这样,请你替小明解释一下.你的解释是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厘米3质量(克)质量/体积(克/厘米3
110181.8
220361.8
330541.8
4108.00.80
520160.80
630240.80
(1)测液体的质量时,天平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取下最小的砝码,向右调节游码,直至天平横梁恢复平衡.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3)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与4(或2与5,3与6)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4)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匀速行驶的汽车,跟汽车重力平衡的力是地面对它的支持力;跟汽车牵引力平衡的力是受到的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