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582  164590  164596  164600  164606  164608  164612  164618  164620  164626  164632  164636  164638  164642  164648  164650  164656  164660  164662  164666  164668  164672  164674  164676  164677  164678  164680  164681  164682  164684  164686  164690  164692  164696  164698  164702  164708  164710  164716  164720  164722  164726  164732  164738  164740  164746  164750  164752  164758  164762  164768  164776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张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主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升高,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frac{G}{5F}$.
(2)比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η<η
(3)实验后小张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例如图乙),它的机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他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使用同一滑轮组,改变被提升钩码的个数,分别测出机械效率并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成像在光屏中央.
(2)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3)实验中,当用白纸滤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C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不受任何影响
(4)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C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以上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放在衣柜的樟脑丸不见了B.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
C.夏天扇扇子觉得很凉快D.吃冰棒可以解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实现的;钢笔放在玻璃砖下看起来错位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小欢同学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上翘.此时,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欢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3组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证明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应该进行操作是B,最终通过改进实验得出了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A.去掉一侧钩码.换上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去掉一侧钩码.换上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去掉一侧钩码.换上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做几次实验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改变力的作用点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寻找科学规律.(选填“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或“寻找科学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常温常压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是鉴别矿石种类的一种常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的测量鉴别过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指针为止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采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84g.
(3)将矿石轻轻让如盛有6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是20cm3
(4)利用密度的定义式ρ=$\frac{m}{V}$(数学表达式),可求出该矿石的密度是4.2×103kg/m3
(5)根据测量结果,查阅“常见矿石的密度”表的,可推出该矿石的种类是黄铜矿.
(6)上述实验采用了先测矿石质量后测体积的方法,你认为能不能采用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的方法,你的观点: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若先测体积后测质量,则有水残留在矿石上,会使测出的质量偏大,根据ρ=$\frac{m}{V}$可知,测出矿石的密度偏大..
物质密度/(kg/m3
石灰岩 (2.3~3.0)×103
花岗岩 (2.6~2.8)×103
黄铜矿 (4.1~4.3)×103
黄铁矿 (4.9~5.2)×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要求.

(1)小明点燃蜡烛后,首先要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
(2)他把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B和C两点之间;
(3)他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将蜡烛移到B点左侧,并调整光屏位置;
(4)他继续进行实验,某次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物距小于焦距(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回顾所用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找出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方法的异同点,采用的是比较法
B.制作滑动变阻器时,发现导线太长而采取缠绕的方法,是缺点利用法
C.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采用的是模型法
D.研究串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用的是等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一元硬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下列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记录多组数据的目的与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相同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B.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D.“测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