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586  164594  164600  164604  164610  164612  164616  164622  164624  164630  164636  164640  164642  164646  164652  164654  164660  164664  164666  164670  164672  164676  164678  164680  164681  164682  164684  164685  164686  164688  164690  164694  164696  164700  164702  164706  164712  164714  164720  164724  164726  164730  164736  164742  164744  164750  164754  164756  164762  164766  164772  16478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江涛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江涛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江涛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实验(2)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江涛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能(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烛焰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江涛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凹(填“凸”或“凹”)透镜.
(5)若将光源“F”放在33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到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它受热后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C.这种材料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泉州市区冬季最低气温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其矫正做法是(  )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乙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过程中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右(填“左”或“右”)移动3格.
(2)图甲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顺时针转动.(填“保持水平平衡”或“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3)如表是小华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由此她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错误结论.你认为她的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动力/N 动力臂/cm阻力/N  阻力臂/cm
 3 4
(4)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好,便于测量力臂.
(5)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华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实际测得的拉力大小比理想状态时的数值偏大,其原因是: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的平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电磁感应现象是著名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的.探究这个现象应选用如图所示中甲(选填“甲”或“乙”)的装置进行实验,利用乙图实验原理可制成电动机(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下列有关安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果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施救
B.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C.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部分
D.洗衣机、电冰箱、电脑等许多家用电器均使用三脚插头与三孔插座连接,在没有三孔插座的情况下,可以把三脚插头上最长的插头去掉,插入二孔插座中使用用电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源,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操作的目的是测量凸透镜的测量凸透镜的焦距(选填“物距”、“像距”或“焦距”).
(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但是调节完毕后,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是因为物距可能小于焦距或等于焦距,应将蜡烛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放大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4)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A
A、完整但是亮度较低的像
B、一半的像
C、无法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回顾用过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通过内容、公式、图象描述,这是控制变量法
B.为了观察玻璃瓶的微小形变,采取观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这是放大法
C.通过重锤线来显示重力的方向,这是转换法
D.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三要素,这是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