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588  164596  164602  164606  164612  164614  164618  164624  164626  164632  164638  164642  164644  164648  164654  164656  164662  164666  164668  164672  164674  164678  164680  164682  164683  164684  164686  164687  164688  164690  164692  164696  164698  164702  164704  164708  164714  164716  164722  164726  164728  164732  164738  164744  164746  164752  164756  164758  164764  164768  164774  164782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燕燕家的电热水壶有回执和保温两种状态.铭牌上部分信息如图甲所示,电热水壶的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在家中,燕燕关闭其他所有用电器,在只有电热水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将电热水壶装满初温为20度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用时10分钟,她家标有“600R/kW•h”字样的电能表盘转动了120转.问:
(1)电热水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4.2×103J/(kg•℃)】
(2)该电热水壶的加热功率是多少?
(3)当S闭合,S1断开时,电热水壶处于加热状态还是保温状态?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以槽中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的下端贴一个比管口稍大的塑料薄片,并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槽中,然后顺着管壁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缓缓注水,如图所示,直至观察到薄片脱离管口下落.记录玻璃管的管口面积S、槽中液体密度ρ和玻璃管插入液体的深度h,测出注入管中水的质量m,运用公式ρ=$\frac{F}{S}$=$\frac{mg}{S}$.计算出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改变深度h,重复实验.甲组同学还选用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所有数据均记录在如表.(薄片的重力、玻璃管的厚度忽略不计)
小组槽中液
体密度ρ(g/cm3
序号深度
h(米)
管口面积
S(×10-42
质量m
(×10-3千克)
管内水产生的压强
p(帕)
0.810.05520392
20.1540784
30.25801568
40.2101601568
1.050.05525490
60.1550980
70.251001960
1.280.05530588
90.15601176
100.251202352
(1)在此实验中,经分析得出,当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薄片处管外液体的压强等于管内水产生的压强(选填“等于”或“小于”).
(2)各组同学分析了本组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其中乙组同学由实验序号5、6、7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甲组同学由实验序号3、4初步判断:玻璃管的粗细与本实验研究结论的获得无影响(选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3)三组同学互动交流,分析实验序号1、5、8的数据,发现液体内部的压强(p1、p5、p8)与密度(ρ、ρ、ρ)满足关系$\frac{{P}_{1}}{{ρ}_{甲}}$=$\frac{{P}_{5}}{{ρ}_{乙}}$=$\frac{{P}_{8}}{{ρ}_{丙}}$,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深度,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数据,经运算归纳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水平长木板B上,弹簧一端连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不计弹簧本身重力).用力拉动木板B,使之由静止开始作水平直线运动,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木板运动速度不变,弹簧长度才一定不变
B.只要A和B之间有滑动,则弹簧的长度就一定不变
C.如图木板运动时受到拉力F为14牛,则A受到摩擦力就为14牛
D.如果木板分别以v和2v的速度匀速运动,两次A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许多同学注意到,檫黑板时,常会有一小团粉笔灰沿着黑板由上往下几乎匀速下滑,对此某同学用手机慢拍功能记录了现象,确实发现是十分接近匀速直线运动.对这团粉笔灰的受力情况,下列同学们的分析(因为很慢很小,忽略了空气阻力和浮力),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它可能只受二个力的作用B.它可能只受一个力的作用
C.它可能受到四个力的作用D.它可能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1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如图2两透镜组合中有一个焦点F是重合的,请画出光线经过两透镜的光路.
(3)请在图3中画出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一条光路图.
(4)A′B′是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像,CC′是主光轴,在图4中准确的位置上画出透镜应该在的位置和其右焦点F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
②把实验器材放在光具座上后,调整实验器材的高度时,蜡烛应该点燃(点燃/不点燃);
③调整好后,把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在凸透镜的另外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原理与生活中的投影仪(投影仪/照相机)类似.

(2)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时,使用了“水浴加热”的方法给物质加热,这种方法不但能让试管均匀受热,同时还能让试管内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较快/较慢);
②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则温度计的示数为44℃;
③该物质是晶体(晶体/非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以下几种方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B.太空对地球拍照,发现地球照片近似球形
C.我们观察到的太阳是球形,由此类推地球也应该是球形
D.航海家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一周,亲身实践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是研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实验,它是建立在“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下列课本中的实验,与本实验方法相同的是(  )
A.
杠杆平衡原理
B.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C.
凸透镜成像
D.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以下是科学家与其科学贡献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达尔文--发现细胞B.哥白尼--发现大陆漂移
C.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D.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因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空气的振动而引起的,故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总要“衰减”,故传播距离很小
C.长波能用于超远程通信,是因为其传播损耗小,绕射能力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