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279  165287  165293  165297  165303  165305  165309  165315  165317  165323  165329  165333  165335  165339  165345  165347  165353  165357  165359  165363  165365  165369  165371  165373  165374  165375  165377  165378  165379  165381  165383  165387  165389  165393  165395  165399  165405  165407  165413  165417  165419  165423  165429  165435  165437  165443  165447  165449  165455  165459  165465  165473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钢丝、钢筋)受到拉力会伸长.十七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它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一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在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为0.8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frac{1}{1000}$,问最大拉力多大?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表:
长  度拉力
伸长
截面积
250N500N750N1000N
1m0.05cm20.04cm0.08cm0.12cm0.16cm
2m0.05cm20.08cm0.16cm0.24cm0.32cm
1m0.10cm20.02cm0.04cm0.06cm0.08cm
(1)测试结果表明线材受拉力作用后其伸长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与材料的截面积成反比.
(2)上述金属细杆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如图甲所示,在接触容器底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所处的深度h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并绘制了h与F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1)实验所用圆柱体的重力是12N,当该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8N;
(2)从图象我们还可以获得信息有.(请写出2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仔细观察甲、乙两图.
(1)实验中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你认为甲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3)由乙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4)若乙图中容器外的电阻远远大于容器中的电阻,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相差会小(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阻值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在该装置中,弹簧测力计A下悬挂一体积为V的金属块,弹簧测力计B下悬挂一空筒.实验时,他分别将金属块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并通过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得到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通过弹簧秤B的示数的变化测得金属块排开液体的重力.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和求得的数据.
液体实验序号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物体所受浮力(牛)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牛)
1$\frac{V}{4}$0.50.5
2$\frac{V}{2}$1.01.0
3V2.02.0
4$\frac{V}{4}$0.40.4
5$\frac{V}{2}$0.80.8
6V1.61.6
(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实验的数据可知: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可知:当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分析上表中所有数据还可得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中
(1)小明用甲图装置探究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将一根电阻丝浸没在一定质量的液体中,并在瓶中插入一支温度计,通过观测烧瓶内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多少,为让烧瓶内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些,应选用煤油(煤油/水),理由是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质量、吸收热量相同时,温度变化比较明显.

(2)控制通电时间,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流表示数并填入表中
实验次数电流/A通电时间/s电阻/Ω温度升高量/℃
10.330101.5
20.630106.0
30.9301013.5
结论:同一导体,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其产生的热量越多.
(3)在探究电热器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应将乙图中B(选填“A”或“B”)烧瓶中串联(选填“串联”或“并联”),以控制通过两瓶中电阻丝电流(电流/电压)相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明用三个电流表和两个小灯泡做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其连接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请你找出这个电路中连接错误的那一根导线,并在这根导线上打“×”,表示这根导线不能这样接,然后画出正确的连接位置.
(2)由于小明连接好电路后没有检查电路就直接闭合开关将会出现电流表A2的指针反向偏转的现象.
(3)改正错误后,小明闭合开关,观察到电流表的A和A2的指针位置分别如图乙所示,则流过L1的电流为0.52A.
(4)完成这次测量后,小明接下来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做两次实验.小明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冰和水的吸热能力相同吗?小汉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给一块初温为-4℃的冰加热,观察到冰融化成水后,再在加热到4℃.实验过程中酒精灯火焰一直稳定,他每隔相等的加热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根据监测到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实验中冰和水的质量相等吗?为什么?
(2)冰和水谁的吸热能力强,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如果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求冰的比热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小文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进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和滑行的距离,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的质量为0.1kg).
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这是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时消耗了小车的动能,且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多少就等于减少的动能.
实验次数1234
小车初速度 v/cm•s-18162432
小车滑行的距离s/cm104090160
(1)该实验过程中,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是通过改变高度(选填“高度”或“质量”)来实现的.
(2)小车在最高时具有的机械能是以重力势能的形式存在的,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小车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是:小车的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小车的初速度20cm/s时,小车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为0.625m.
(4)小明同学发现,在小文实验的基础上,只要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理量,就能推算出每次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大小.
①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名称及字母符号):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阻力f;
②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将小车放在图中的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小车所受的摩擦阻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表.(g=10N/kg)
实验次数1234567
h(cm)02468l 01 2
F(N)87.576.565.55.5
(1)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选填“大”或“小”);
(2)分析表中第6列和第7列数据,说明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所处的深度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圆柱体的密度是3.2×103kg/m3
(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是25cm2
(5)如图2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1)小红同学设计的方案是:(a)按着电路图连接好电路.(b)把电流表分别放在A、B、C三处测电流并填入下表.(c)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1/A I2/A I/A
 0.2 0.4 0.6
小红的实验方案有什么不妥之处?提出一个改进方法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测几组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实验中,观察到灯泡L1比灯泡L2暗.根据这一现象,小荣做出以下分析:根据P=I2R,P与R成正比.L1比L2暗是因为L1的电阻小于L2的电阻.请你回答:此分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用一个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1,测量未知电阻R2的阻值.设计的电路如图2,闭合S、断开S1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1;同时闭合S、S1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若电源的电压不变,则待测电阻R2的阻值表达式为R2=$\frac{{I}_{1}{R}_{1}}{{I}_{2}-{I}_{1}}$(用已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