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908  166916  166922  166926  166932  166934  166938  166944  166946  166952  166958  166962  166964  166968  166974  166976  166982  166986  166988  166992  166994  166998  167000  167002  167003  167004  167006  167007  167008  167010  167012  167016  167018  167022  167024  167028  167034  167036  167042  167046  167048  167052  167058  167064  167066  167072  167076  167078  167084  167088  167094  167102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
B.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  )
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
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

(1)如图甲,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以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放大(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3)向右移动蜡烛到一定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可能的原因是蜡烛在焦点以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干爽与潮湿
    水面上方同时进行着两种相反的过程:一方面,水分子从液面飞出来,另一方面,有的水分子撞到水面又回到水中.
    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半后,把瓶盖拧紧,随着水的不断蒸发,水面上方的水分子数目不断增多,回到水中的水分子也逐渐增多,最后,当气态水分子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在相同时间内回到水中的水分子数等于从水面飞出的水分子数.此时,水蒸气的密度不再增大,水蒸气产生的压强不变,谁也就不再减少,水与水蒸气间达到平衡状态,蒸发停止.
    处于平衡状态的水蒸气叫水的饱和汽.在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水的饱和汽压P0,P0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运动加剧,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原来的平衡被破坏,液体能继续蒸发,水蒸气的压强继续增大,直至到达新的平衡.
   影响蒸发快慢以及人们对与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P1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P0的比值($\frac{{P}_{1}}{{P}_{0}}$).因此,人们用Rk=$\frac{{P}_{1}}{{P}_{0}}$来描述空气的潮湿程度,Rk越小,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得越快,感觉干爽;Rk越大,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得越慢,人就感到潮湿.
(1)水蒸发时,有(有/没有)水分子从空气进入水中.
(2)下列能表示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图象是B.

(3)文中半瓶矿泉水上方形成了水的饱和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水分子不再从水面飞出
B.水蒸气的压强小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
C.温度升高时,水蒸气的压强增大
D.温度升高,水面上方再次形成饱和汽压后,从水中飞出的分子数大于回到水中的
(4)6月1日,我市早晨6时气温为15℃,Rh=0.96;下午14时气温为25℃,若当天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P1保持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下午14时Rh可能大于1
B.下午14时Rh一定小于0.96
C.P1大于15℃时水的饱和汽压
D.人感觉下午14时比早晨6时潮湿
(5)用短文中知识,解释在潮湿天气里衣服不容易晾干的原因.答: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一定,潮湿天气里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较大,由Rk=$\frac{{P}_{1}}{{P}_{0}}$可知,Rk越大,湿衣服表面的水分蒸发得越慢,衣服不容易晾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老师提供了如下器材:斜槽、刻度尺、三个钢球(质量分别为0.2kg、0.2kg、和0.3kg)、木块和长木板.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由静止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木块后,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平面上,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

该同学利用上述器材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在下表中记录了实验获得的数据.
次数钢球质量m/kg钢球下落高度h/cm木块移动距离s/cm
10.1108
20.12519
30.32026
40.21015
50.31022
60.31530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便于验证猜想一,请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表格,并将上表中的相关数据全部筛选整理后填入你所设计的表中.
(2)分析重新设计的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某品牌自动咖啡机及其结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为:当盛水器内的水温升高至一定温度时,水沿导管进入盛有咖啡粉的玻璃杯中,在平衡球作用下,原来水平的平衡杆绕O点转动,盛水器抬升.冷却一段时间后,玻璃杯中的咖啡液体又倒吸进入盛水器,咖啡冲泡完成.
(1)当密封的盛水器内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其内部的热水开始自动沿导管进入玻璃杯,则此时盛水器内的压强p与外接大气压p0的大小关系为:p>p0
(2)该咖啡机的平衡球重2.4牛,盛水器自重5牛,以O为支点,平衡球与盛水器重力的力臂之比为5:2.当盛水器内的水为多少牛时,盛水器开始抬升?(写出计算过程,平衡杆和导管的质量不计)
(3)打开出水开关,使0.2千克的咖啡流入重为1牛的水杯中,若水杯底部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厘米2,则水杯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帕?(写出计算过程,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倒立缩小实像.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照相机.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40cm,并推算出焦距为B(选填字母).
A.f<15cm    B.15cm<f<20cm    C.f>30cm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仍然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放大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右(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淸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观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