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8569  168577  168583  168587  168593  168595  168599  168605  168607  168613  168619  168623  168625  168629  168635  168637  168643  168647  168649  168653  168655  168659  168661  168663  168664  168665  168667  168668  168669  168671  168673  168677  168679  168683  168685  168689  168695  168697  168703  168707  168709  168713  168719  168725  168727  168733  168737  168739  168745  168749  168755  168763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如图乙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出)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操作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你认为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把左侧钩码右移.(写出一条即可)
(4)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
次数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20.110.2
(5)某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
(6)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丙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阳阳同学利用容积为V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本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原理是p=$\frac{F}{S}$.
(2)实验时,首先用刻度尺测出针筒带刻度部分的长L.
(3)接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筒内空气,密封注射器.
(4)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取下橡皮帽,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再次如图所示水平向右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测力计示数F2,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frac{({F}_{1}-{F}_{2})L}{V}$.
(5)若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值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可能的原因注射器内空气没有排干净,或橡皮帽漏气,请你简要提出可行的改进办法:先用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部,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小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小敏用U型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比较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2)小敏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小敏调节好压强计后,U型管两边液面相平.
(3)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应进行的操作是:保持压强计的探头在同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方向.
(4)同组的小明认为,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蒙上橡皮膜也可以完成相关探究,你认为采用U型压强计的优点是现象更明显,方便研究各个方向的压强.
(5)小敏同学研究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液体甲液体乙
实验
序号
金属盒
深度/cm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cm实验
序号
金属盒
深度/cm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cm
11064107
2201152013
3301563018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的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提出下列猜想:
Ⅰ、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
Ⅱ、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状况)有关
Ⅲ、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采用了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应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实验时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便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他用双面胶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长方体木块的上表面,用细绳连接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电动机,在木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当电动机以不同的转速工作时,通过细线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和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表面状况压力/N木块的速度/(m/s-1摩擦力/N
1木块--木板2.00.10.6
2同上4.00.11.2
3同上4.00.21.2
4木块---砂纸2.00.11.0
①分析3、4两次的实验记录,不能(选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Ⅰ.
②分析1、4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Ⅱ.
③分析1、2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溶液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三个小球所受浮力F、F、F和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P、P的大小关系是(  )
A.F>F>F,P>P>PB.F<F<F,P<P<P
C.F=F=F,P>P>PD.F<F<F,P=P=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明同学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测得的部分数据如表.
实验
序号
深度橡皮膜方向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
13cm朝上2.6cm
26cm朝上8.4cm
39cm朝上8.2cm
49cm朝下8.2cm
59cm朝左8.2cm
69cm朝右8.2cm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2.
(2)综合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
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①②③的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③④⑤⑥的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1644年,托里拆利使用水银和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做了科学史上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这个实验(  )
A.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C.说明了浮力的存在D.确定了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利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请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时,若杠杆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悬挂在A处的钩码总质量为0.2kg.(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

(1)如图1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如图2所示,在B处挂6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拉,仍然要求杠杆在如图水平位置平衡,且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应沿竖直方向向下拉弹簧测力计.
(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1N.
 测量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① 1 20 2 10
 ② 2 15 1.5 20
 ③ 3 5  15
(4)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寻找普遍规律.
(5)用F1、F2、L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则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F1L1=F2L2
(6)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圆木某处,静止后圆木水平平衡,现将圆木从栓绳处切成A、B两段,如图3所示,可判断GA>(选填“>”“=”或“<”)G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3N(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不能.理由是: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