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8773  168781  168787  168791  168797  168799  168803  168809  168811  168817  168823  168827  168829  168833  168839  168841  168847  168851  168853  168857  168859  168863  168865  168867  168868  168869  168871  168872  168873  168875  168877  168881  168883  168887  168889  168893  168899  168901  168907  168911  168913  168917  168923  168929  168931  168937  168941  168943  168949  168953  168959  168967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当我们走进大自然,到处可以闻到沁人的花香,扩散到空气中的花香属分子热运动的现象,与这一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称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茶壶
B.
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
C.
锅炉水位计
D.
乳牛自动喂水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足球是很多人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足球有关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静止在地面上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踢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踢出去的足球继续飞行,说明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运动员用胸部顶住飞来的足球,说明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B.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C.发电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线圈在转动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上述四种情况,甲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最小浮力为0.6N.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3)做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八年二班同学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内容:

(1)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1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右 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同学按图2进行实验,第二组同学按图3进行实验,你认为第二组实验更好,理由是便于测量力臂;
(3)同学们多次实验,得出下表数据,分析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用字母表示);表格中所缺的数据F2为6N.
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
10.50.110.05
21.50.230.1
32.00.3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老师指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这是因为通过一次测量得出结论,结论具有偶然性.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原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杆自重给实验带来影响
(4)丙图中若测力计的示数与钩码重力相等,则测力计与杠杆之间的夹角等于30°(填锐角的度数),测力计在丙图中A点改变不同的角度时所用的最小拉力是$\frac{1}{2}$G(设钩码总重为G).该实验还说明力臂应该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下调节凸透镜.
(2)调整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想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应将蜡烛移到标尺小于30cm处,并且缓慢向左移动光屏.
(3)将蜡烛移到标尺40cm处,观察到的现象是: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没有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12345
物距/cm5040302421.4
像距/cm21.4243050
像的大小变化→逐渐变大

(1)由表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2)第2次实验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应用了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而制成的物品有照相机(请举一例).
(3)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可得出第4次实验的像距v=40cm.
(4)实验结束后,小明试着调节如图乙所示的投影仪.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他应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并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
(5)实验完毕,聪明的小明想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比较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他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由于所成的像都是实像(都是实像/都是虚像/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小于(小于/等于/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6.如图所示,ABC为一直角三棱镜,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从AC边又射入空气中,请画出光的传播光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