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8785  168793  168799  168803  168809  168811  168815  168821  168823  168829  168835  168839  168841  168845  168851  168853  168859  168863  168865  168869  168871  168875  168877  168879  168880  168881  168883  168884  168885  168887  168889  168893  168895  168899  168901  168905  168911  168913  168919  168923  168925  168929  168935  168941  168943  168949  168953  168955  168961  168965  168971  168979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一)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面扎有橡皮膜的器材做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2所示器材来验证(B、C器材底部都可以与A连接组合使用),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2所示,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时,他们是在验证小民(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二)另一组同学利用如图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①5朝上4.9
 ②5朝下4.9
 ③5朝侧面4.9
 ④10朝侧面9.7
 ⑤15朝侧面14.6
 ⑥酒精15朝侧面11.8
 ⑦盐水15朝侧面15.9
(1)实验刚开始时,有同学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型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压强计漏气,然后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试验.
(2)分析序号为①②③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分析序号为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分析序号为⑤⑥⑦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5)通过以上的探究过程,大家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将压强计放入液面相平的a、b两种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现象如图3乙所示,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宇的探究过程如下:

(1)他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相同的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
①根据图1(c)、(d)猜想A: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②根据图1(a)和(b)猜想B: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③根据图1(b)和(c)猜想C: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小宇用压强计继续探究,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吴却观察到如图2(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小宇再作图2(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漏气.
(4)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吴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不同液体中进行试验,如图2(c)所示,并记录部分实验数据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液体密度ρ
(×103千克/米3
U型管液面深度差H(cm)橡皮薄膜凸出程度
10.8H5.0[
28.010.0
31.010.010.0
420.020.0
5ρ12.010.0
624.020.0
忽略橡皮膜的影响,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序号1中的H=4cm,实验序号5和6中的ρ=1.2×103kg/m3;再继续分析实验序号2、3、5的数据初步得出猜想C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贝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如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3
110181.8
220361.8
330541.8
41080.80
520160.80
630240.80
(1)请将表空白处填写完整.
(2)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3)分析表中实验次数1、4(2、5或3、6)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4)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5)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图中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达甲“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C,能正确表示甲“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8Ω.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1中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连线不得交叉)
(3)请在如图2的方框内画出该电路的电路图.
(4)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B端(请选“A”或“B”);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及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5)实验时,若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则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标有“3.8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0、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虎按图甲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不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1V,电流表示数为0.04A,灯泡不亮的原因是实际功率太小;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两表示数均不变,则电路连接存在的问题是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接线柱接入电路了.
   (2)实验中,电流表出了故障,同组的小明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
①根据图乙电路,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值.
③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至“2”位置,当电阻箱的旋钮调到图丁位置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0=14Ω.
④再将开关S2拨至“1”位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8V,则灯泡额定功率PL=1.14W.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可判断小灯泡接入电路前,灯丝阻值的可能范围是0<RL<2.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一辆氢气动力试验汽车的质量为1.5×103kg,10min内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了1.2×104m,消耗了0.15kg的氢气.此过程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0×103N,行驶时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m2(氢气的热值取1.4×108J/kg,g取10N/kg).求:
  (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红和小芳准备测量一块橡皮的密度.
  (1)小红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她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测量中,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橡皮质量为16.6g.她继续测出橡皮的体积为10cm3,橡皮密度为1.66×103kg/m3.   
(2)小芳设计了另一方案:
①把橡皮挂在图丙所示的测力计下;
②测出橡皮重力G;
③将橡皮浸没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则橡皮的密度ρ的表达式可表示为ρ=$\frac{G}{G-F}$ρ;.小红认为该方案不能准确测得橡皮密度,理由是橡皮的重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测量出橡皮的重力不准确,进而测出的橡皮的密度不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今年5月,南通人乘动车出行的梦想成为现实.动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行中受到的阻力.乘客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车外景物飞驰而过,这是以列车为参照物的;他们用手机通过微信发送沿途美景,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列车进站前关闭动力,由于惯性,仍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压缩空气储能是一项全新的储能技术,它将多余电能利用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密闭容器中,该过程是通过做功方式将能量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并储存.需要时,使压缩空气膨胀推动机器转动,又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这一过程类似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