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8863  168871  168877  168881  168887  168889  168893  168899  168901  168907  168913  168917  168919  168923  168929  168931  168937  168941  168943  168947  168949  168953  168955  168957  168958  168959  168961  168962  168963  168965  168967  168971  168973  168977  168979  168983  168989  168991  168997  169001  169003  169007  169013  169019  169021  169027  169031  169033  169039  169043  169049  169057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人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CBDEA.(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 (选填“左”或“右”)调.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3.1×103kg/m3
(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明用天平、细绳、烧杯和水测定某工艺品(实心)的密度.
③实验过程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是,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1所示,接下来,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若在称量过程中出现了如甲1所示的情况,这时应该减小(填“增加”或“减小”)砝码.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
③用绳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208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8cm3
④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64g.
⑤工艺品的密度为ρ=8×103kg/m3
(2)小明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是由于测质量时工艺品表面有水.
(3)被测工艺品是由表中的某种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制造机器的外壳和底座(举一例)
物质
密度/g•cm-319.311.38.97.9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如图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做了如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探头漏气.
(3)比较c、d图实验,说明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比较d、e图实验,说明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他应如何操作,说出你的方法:取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一深度处,观察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压强.
(6)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300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280Pa(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水的液面高度差为28mm),由此她发现按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橡皮膜由于发生形变,自身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酱油是一种密度略大于水的居家常用调味品.小明学习了密度测量的有关知识后,设计了一个测定家里所用“临江寺”牌酱油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小塑料块,两只小碗,一把刻度尺,水和酱油.
小明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A.往一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水,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位置处做上标记;
B.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量出小塑料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h;
C.往另一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酱油,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油面上,在油面位置处做上标记;
D.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量出小塑料块浸没在酱油中的深度d;
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
(1)正方体小塑料块的质量m=ρL2h;
(2)正方体小塑料块所受水的浮力F1=所受酱油的浮力F2(选填“>”、“=”或“<”);
(3)“临江寺”牌酱油的密度ρ′=$\frac{h}{d}$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刚同学想测量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小空瓶质量为m1,小空瓶装满水后质量为m2,小空瓶装满酱油后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00kg/m3
(1)根据题干写出实验测量的步骤,
(2)试写出酱油密度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反映出来.
(2)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通过观察图乙、丙两次实验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小明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接着小明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该保持深度不变.
(6)小明保持图11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水和盐水中的深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是关于电磁现象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中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不会改变
B.乙图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丙图实验可以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D.丁图实验中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45g,酱油的密度为1.125×103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frac{{m}_{2}-{m}_{0}}{{m}_{1}-{m}_{0}}{ρ}_{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
(5)小明针对(4)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烧杯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芳第一个完成了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B.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3g;
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当量筒内液面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30cm3
(2)小芳根据实验中的测量数据得出盐水的密度ρ=1.1×103kg/m3
(3)小芳同学的实验会带来很大误差,你认为测量结果偏大(填“偏大”或“偏小”)另一个同学很快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小芳同学主要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小上述误差.这位同学调整后的主要实验步骤是BCA(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