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8874  168882  168888  168892  168898  168900  168904  168910  168912  168918  168924  168928  168930  168934  168940  168942  168948  168952  168954  168958  168960  168964  168966  168968  168969  168970  168972  168973  168974  168976  168978  168982  168984  168988  168990  168994  169000  169002  169008  169012  169014  169018  169024  169030  169032  169038  169042  169044  169050  169054  169060  169068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新学习了大气压强知识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一: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硬塑料管插入水中,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右手掌封闭上端开口,同时左手将管提起(下端开口不离开水面),如图乙所示; 步骤三:右手掌向上打开封口,同时左手  迅速将管下压,如图丙所示;  多次重复二、三步骤,直至水从管上端开口 喷出,如图丁所示.
(1)在步骤一中,管静止时管内水面高度等于 管外水面高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步骤二中,提起管后,管内水面会高于管外水面.下列实例中工作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  
A.注射器吸液      B.U型“反水弯”的应用      C.密度计的使用  
(3)步骤三“迅速下压”的目的,是为了让管下降的速度大于管内水下降的速度,即以管  为参照物,管中的水面上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小新每次右手打开封口的那一瞬间,都能听到响声,根据响声的变化,小新能判断 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这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5)小新对装置进行改进,在管的上、下部各安装一个单向阀门,使实验操作更加简单,效果更好.请举出生产生活中与改进后的装置工作原理相同的一个实例活塞式抽水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明为了测一小块石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52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20cm3,样石的密度为2.6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R为定值电阻.

(1)根据电路图将图中的各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
(2)小芳在连接好电路最后一根导线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偏转了,而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电表的示数均无变化.导致上述现象的两个操作错误是:
①连接电路时未断开开关
②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或下面两个接线柱
(3)小明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3V;再换用10Ω 的定值电阻时,他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大于3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选填“变大”或“变小”),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
(4)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5)小明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1和表2中.
表一:
R=10Ω电压/v1.02.03.0
电流/A0.100.200.30
表二:
U=3V电阻/Ω51015
电流/A0.600.300.20
从表1数据归纳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从表2的数据归纳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归纳得的公式是I=$\frac{U}{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连接了如图的实验电路.
(1)按此电路的连法,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会出现的现象是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的电压,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2)请你只改变一根导线的连接情况,使电路正常工作,并能探究题中的问题.(在去掉的导线上画“×”,所填加的导线用笔画出)
(3)在电路正常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记录了电流表的示数.然后将电阻由原来的5Ω换成10Ω,在重新闭合开关后,他们下一步的操作应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
(4)小组同学又多次更换电阻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并将实验的数据都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电阻/Ω510152030
电流/A0.60.30.20.15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若仰躺在硬板床身体与床的接触面积为0.1m2,躺在“席梦思”床上,身体与床的接触面积为0.3m2,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睡在“席梦思”床上比睡在硬板床上更舒服?(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我省东环铁路北起海口,南至三亚.如图是D7305次“和谐号”列车从海口东站出发,经美兰机场后到达文昌站的s-t图象.由图可知:列车在AB段处于静止(填“运动”或“静止”);列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30km/h,小林在车上看到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他是以列车为参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历史上,托里拆利实验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随海拨高度增大而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容器,不是连通器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 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 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 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  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 1 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为了验证猜想 2 是否正确,小华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 2 是错误(正确/错误)的.
(3)小华他们在验证猜想 2 后,又选用直径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来验证猜想 3 是否正确.
请你评价该实验方案:小华他们的实验能(能/不能)验证猜想 3 是否正确,理由是因为点燃快慢与焦距大小无关,达到了只改变透镜直径的大小实现控制变量的目的.
(4)火柴被点燃的时间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再提出一个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①猜想:火柴被点燃的时间还可能与光照强度(火柴的干湿程度等)有关;
②依据:在光照强度大时,火柴接收的能量多(火柴的潮湿程度越大,点燃时间就越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活动中,小丽、小宇等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A.在内径为 1cm、长为 60cm 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B.在玻璃管的下端用橡皮筋做上标志作为零位置,然后从零位置向上,每隔 10cm 用橡皮筋做上一个标志.(如图1所示)
C.迅速翻转玻璃管到竖直位置,气泡从玻璃管下端向上运动.气泡在零位置时,揿下秒表,依次读出并记录气泡通过 10cm、20cm…位置的时刻(如表所示).
距离s/cm01020304050
时间t/s02.04.08.010.0
请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 s-t 图象.
(2)小丽同学记录时,漏记一个数据,请你帮小丽补上数据.
(3)分析实验数据或图象可总结出气泡运动规律是气泡做的是匀速运动.
(4)图中“0”位置不标在玻璃管底部 A 处的原因是便于计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