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9452  169460  169466  169470  169476  169478  169482  169488  169490  169496  169502  169506  169508  169512  169518  169520  169526  169530  169532  169536  169538  169542  169544  169546  169547  169548  169550  169551  169552  169554  169556  169560  169562  169566  169568  169572  169578  169580  169586  169590  169592  169596  169602  169608  169610  169616  169620  169622  169628  169632  169638  169646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
A.日常经验的基础上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间接实验的基础上D.实验和科学推理的基础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脚踏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 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选填:
“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同一(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 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 的位置滚下(mA<mB,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 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没有控制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B.把10枚硬币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C.用天平测出的10枚硬币的质量m;
D.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1)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CABD(填字母序号).
硬币密度的表达式:?硬币=ρ硬币=$\frac{m}{{V}_{2}-{V}_{1}}$.

(2)如图所示是小军在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图中错误的操作是.(写出一点即可)
(3)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10枚硬币质量为68g,10枚硬币的体积为8mL.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8×l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是一科技创新小组同学们设计的水位计工作电路图,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金属滑杆P升降,通过水位计来显示水位升降情况.水位最低时,滑杆P位于R的a端处.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不计导线电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位计是用电流表该装成的
B.当水位不变时,则水位计示数不变,指示灯不亮
C.当指示灯变暗时,则表示水位上升
D.当水位计示数为零时,电路中电流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把质量为0.5kg、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分析正确的是(g取10N/kg) (  )
A.漂浮,F=5NB.漂浮,F=6NC.悬浮,F=5ND.沉在水底,F=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一辆汽车沿直线以10m/s的速度匀速朝一座大山开去,在某处鸣笛后司机继续向前开去,经过4s后司机听到回声,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鸣笛处与大山的距离是多少m?
(2)听到回声时与大山的距离是多少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表所示为南宁开往成都东站的K142次列车某次运行的部分时刻表,根据此表解答以下问题:(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站次站名日期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
1南宁-起点站12:100
4柳州第一天15:3415:52255km
16重庆第二天09:2009:521338km
21资阳第二天17:5018:001720km
23成都东第二天20:10终到站1840km
(1)列车此次运行中由南宁到资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多少h?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为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同学们选取了以下器材:矿石样本、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水、细线.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矿石块放入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样本质量为27.4g;
(3)将矿石样本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则矿石样本的体积为10cm3,它的密度2.74×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物理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共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小刚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他画出了如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然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乙所示.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当烛焰距凸透镜7cm时,我们可以沿从右向左(选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上述两者都可以″)方向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3)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的烛焰的像后,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板遮住了透镜上面的一半,再观察光屏上烛焰的像,可以发现C.
A.只有一半烛焰的像;
B.和原来的像一样;
C.仍然有完整的烛焰的像,只是比原来的像暗一些;
D.仍然有完整的烛焰的像,只是比原来下移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A、B是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
(1)实验中将玻璃板靠近A蜡烛一些,为了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再次重合,B蜡烛应该靠近(填″靠近″或″远离″)A蜡烛;如果移去B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烛的像;
(2)小明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小明突发奇想将两块手表代替A、B蜡烛,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乙所示,此时A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B手表的指针应调至3点才能与A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