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113  170121  170127  170131  170137  170139  170143  170149  170151  170157  170163  170167  170169  170173  170179  170181  170187  170191  170193  170197  170199  170203  170205  170207  170208  170209  170211  170212  170213  170215  170217  170221  170223  170227  170229  170233  170239  170241  170247  170251  170253  170257  170263  170269  170271  170277  170281  170283  170289  170293  170299  170307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甲、乙两辆车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车乙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乙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小余和小乐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1所示.

(1)他们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见表:
实验次数A处的电流 IAB处的电流 IBC处的电流 IC
10.100.120.22
20.20.240.44
30.260.300.56
(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 了第二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物理量缺少单位;表格补充完整之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一(选填:“方法一”“方法二”)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在实验过程中另外小组的同学连接成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该电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2、L2被短路请在图2上只改动一根导线,符合L1、L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灯L2的电流,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为测量电阻Rx的阻值,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待测电阻Rx,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一个,电压不变但电压值未知的电源一个,电流表一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方案一:
(1)电路如图1所示.
(2)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闭合S1,断开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1.③断开S1,闭合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④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出Rx的阻值.
(3)利用测得数据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Rx=$\frac{{{I}_{1}R}_{0}}{{I}_{2}}$.
方案二:
(1)电路如图2所示.
(2)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闭合S1和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1.③闭合S1,断开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出Rx的阻值.
(3)利用测得数据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Rx=$\frac{({I}_{2}-{I}_{1}){R}_{0}}{{I}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为了研究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分别用水平方向、大小不同的力拉着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他们测出了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拉力F、速度变化量△v和速度变化时所用的时间t,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表一(m为1kg)
实验序号拉力F(N)时间t(s)速度变化量△v
(m/s)
△v/t(m/s2
1212 
2224 
3236 
44312 
56318 
表二(m为2kg)
实验序号拉力F(N)时间t(s)速度变化量△v
(m/s)
△v/t(m/s2
6211 
7222 
8233 
9436 
10639 
①初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或2、7或3、8或4、9或5、10的数据可以得出:用大小相同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质量不同的物体作直线运动,所用时间相同,速度的变化量不同.
②初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6、7与8的数据可以得出:用大小相同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质量相同的物体作直线运动,所用时间不相,速度的变化量不同.
③初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4与5或8、9与10的数据可以得出:用大小不同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质量相同的物体作直线运动,所用时间相同,速度的变化量不同.
④为了研究速度的变化量△v和这些因素的数量关系,小红计算了速度的变化量△v和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v/t,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最后一列中.请将表一和表二的第五列数据填写完整.
然后小红分析了△v/t与物体的质量m、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可以得出:
a.初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可得: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frac{△v}{t}$与物体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初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或4、9或5、10等数据可得:当物体所受拉力相同时,$\frac{△v}{t}$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丽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他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60~70cm的位置,则显示出一个倒立、缩小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小丽将自己配戴的近视眼镜戴在凸透镜的左侧,则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不清;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当将光屏向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开始时,小军和小民商议,先用眼睛来观察一下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于是,他们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0cm处,小军负责将蜡烛从透镜一侧50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小民从另一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并按照观察到的像的大小进行编号,然后整理记录观察到的几个像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小军想知道观察到的各个像的先后顺序,小民有些已记不清楚.请你帮他排列出来:1、2、3、5、6、4.

(2)实验小组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下表.
探究实验记录表(凸透镜焦距f=10cm)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请分析表格中的“成像特点”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放大的.
实验次数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物距u/cm)成像特点
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虚像或实像
130缩小倒立实像
225缩小倒立实像
320等大倒立实像
416放大倒立实像
512放大倒立实像
68放大正立虚像
74放大正立虚像
(3)小军和小民使用同一套器材进行实验,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物距都是25cm时,他们所测的像距明显不同,分别为14.5cm和16.7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是因为测量像距时的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实验操作原因是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上(选填“上”或“下”)调节.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
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一个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5cm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 (  )
A.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不成像
C.呈现倒立、等大的实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淸晰的像.
(1)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可能不能成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 
(2)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凹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近视眼(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
(3)把蜡烛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虛线处.如图乙所示,则烛焰的像C.
   A.会消失    B.亮度变暗      C.没有变化     D.成在光屏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