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196  170204  170210  170214  170220  170222  170226  170232  170234  170240  170246  170250  170252  170256  170262  170264  170270  170274  170276  170280  170282  170286  170288  170290  170291  170292  170294  170295  170296  170298  170300  170304  170306  170310  170312  170316  170322  170324  170330  170334  170336  170340  170346  170352  170354  170360  170364  170366  170372  170376  170382  17039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季在探究影响电阻导体大小的因素的活动后,想到盐水也能导电,他想研究盐水导电能力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他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他用两块表面平整大小相同的金属板正对着平行地插入盐水中,并将金属板连入电路.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Ⅰ.小季在实验探究前先提出了多种猜想,他根据同学们的交流和筛选,最终提出影响盐水导电能力的强弱的因素可能有:
(1)两金属板间距离;
(2)盐水的温度;
(3)盐水的浓度;
请你也提出一个猜想:两金属板的面积.
Ⅱ.小季决定设计实验来探究以上猜想.
(1)实验中,为了将盐水的导电能力的强弱“显示”出来,具体的做法是保持电压一定,根据电流强弱判断导电能力的强弱.
(2)影响盐水导电能力强弱的因素有多个,如果要研究其中的一个因素是否影响盐水导电能力应该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中我们也使用了这种方法.
(3)为此,除了装置图中出现的器材外,你还需要的器材有刻度尺、温度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
编号长度/cm直径/cm频率/Hz
11.502131
231.002.001284

3
48.502.50656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1所示,读数是22.20cm(下端已对齐“0”刻度)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3号.(填编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不能(能/不能); 理由:没有控制变量.
(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小明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自己的想法.实验方案:取一根金属管轻轻摇动,听其是否发出声音;判断方法:若金属管没发出声音,说明金属管发声不是因为摆动产生的.
(5)小李在小明实验开始时用停表记录了实验时间,如图2所示时间为281.9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炎热的夏天,小吴发现,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过足容易发生爆胎现象.他为了探究原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利用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如图).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气体的体积不变,并利用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气体的温度/℃20304050
气体的压强/帕1.01×1051.03×1051.07×1051.1×105
(1)小吴提出的问题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气压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2)小吴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时,温度越高,气压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3N的钩码(如图所示),钩码的运动状态与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钩码的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读数(N)
匀速向上运动3.0
匀速向下运动3.0
加速向上运动4.5
加速向下运动2.3
减速向上运动2.4
减速向下运动3.8
(1)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由③⑥可知,钩码在做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由④⑤可知,钩码在做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小于(选填“大于”大于”或“等于”)重力.
(2)小明站在体重计上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550N.当小明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中可看成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据(1)中结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B.
A.一直小于550N,但最后等于550N    B.先小于550N,后大于550N,但最后等于550N
C.一直大于550N,但最后等于550N   D.先大于550N,后小于550N,但最后等于5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吴看见学校门口安装了一种太阳能壁灯.如图,它的主要部件有光控开关Sl(光照强度不足时会自动闭合的开关)、延时感应开关S2(有人靠近到一定距离后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的开关)、太阳能发电板、锂电池、LED灯(它的光照强度超过光控开关Sl的临界点)、支架等.白天太阳能发电板发出的电储存在内部的锂电池中,只有当光照强度不足、有人靠近时才会自动亮灯3分钟.
小吴在不拆开该灯的情况下对灯的内部结构进行探究:
[分析与判断]
根据对自动亮灯条件的分析,可以判断光控开关S1和延时感应开关S2的连接方式为串联.
[问题与猜测]
小吴仔细观察外观后没有发现光控开关Sl的位置,他提出如下的猜想:
①可能在LED灯上  ②可能在延时开关上  ③可能在太阳能发电板上
[推理与实验]
(1)小吴思考后排除了猜想①的可能,因为如果在LED灯上,那么在电池充满电后晚上有人靠近时会出现的现象为C.
A.不会发光         B.正常发光          C.灯泡不断地闪烁
(2)小吴在验证其它二种猜想时可采用的实验方案是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太阳能发电板(或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延时感应开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黑心秤“的说法传闻称许多菜市场的商家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这样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会大于商品的质量导致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短斤缺两,电子秤下放上衬垫物真会这样吗?
[实验与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准备了电子秤、称量物(100克、300克、500克砝码各1个),泡沫板,毛毯、纸板,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1.
 衬垫材料
示数/克
称量物
 无泡沫板 毛毯 纸板 
 500克砝码 500 500 498 500
 300克砝码 300 300 299 300
 100克砝码 100 100 100 100
[分析与结论]
通过对表1实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不会大于商品的质量.
[问题与猜想]
用毛毯作为衬垫物时,电子秤显示的示数有偏差是什么因素引起的?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思考和讨论后认为可能与毛毯太软引起电子秤倾斜有关为此,他们又制定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与记录]
把电子秤置于水平木板上,调零后放上砝码测量,改变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α的大小,调零后继续实验,如图1,结果记录如表2.
    倾角
示数/克
称量物
 0°10° 15° 
 500克砝码 500 498 492 483
 300克砝码 300 299 295 290
 100克砝码 100 10098 97
由表中数据可知,科学兴趣小组成员不仅研究了电子秤示数变化与电子秤是否倾斜有关,还研究了电子秤示数与倾角大小的关系;

[分析与推理]
科学兴趣小组为寻找电子秤倾斜后示数减小的原因,查阅了电子秤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了解到电子秤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避免电路发生短路.
解释电子秤示数随倾角增大而减小的原因:电子秤倾角变大,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变小,压力传感器电阻变大,电子秤示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人的腿长会影响跑步速度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发声体的振幅,响度就会更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大小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BCD.(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噪声对人体危害大?
B.改变温度,空气中的声速会改变吗?
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钟摆的摆长会影响摆动周期吗?
E.平面镜成像中,像距与物距有关吗?
F.应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G.反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发射角会随之变大吗?
(2)“通常弹奏吉他时,琴弦越细或者琴弦越紧,吉他发声的音调就会越高”请根据这个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粗细有关吗.
(3)因变量可能与多个自变量有关时,要探究因变量与其中某一个自变量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物理实验方法.
(4)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表面空气流速是否有关”的实验中,应如何改变自变量:控制液体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通过改变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来探究蒸发的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子,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再把两把钢尺子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子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你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两把钢尺长度变化太小,简单的测量工具无法测量出微小的变化.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以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靠紧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指针示数变化分析金属棒受热时的长度的变化.装置中铜棒、指针构成了一个整体,其中指针设计成CD段比CD段短,这使得实验现象的观察更加的明显,在物理学中这种实验方法叫放大法.(填“放大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物体的长度变化是否与材料有关.
(温馨提示:影响物体长度变化多少的因素可能有物体的材料、物体自身软硬程度等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公元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一现象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电路叫“热电偶电路”.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性质以及接点D和G间的温度差有关.下表给出了通过实验测得的铂-铑合金热电偶电路中电流大小与温度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两接点间的温差/℃01100200300500
电路中的电流/10-1A0.000.010.641.422.294.17
铂铑合金热电偶被广泛应用于冶炼炉、工业盐浴炉、烧结光亮炉等工业生产中,是作为温度测量传感器,用以直接测量或控制各种生产过程中0-1800℃范围内的流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等温度.
请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说明:
(1)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提供(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
(2)在热电偶电路中,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电路是由不同(填“相同”或“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的闭合电路,在两个节点之间存在着温度差.
(3)铂铑合金热电偶与我们家用温度计的明显不同是测量范围大(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什么是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测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物理课上,老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段裸导线和一段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并在电阻丝和裸导线上裹上相同的两张纸.接通电路,观察到通电的电阻丝使纸片燃烧,而裸导线上裹的纸却没有燃烧.请你根据这个演示提出一个相关的、可探究的物理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一个对应的猜想.
问题: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吗?(问题准确即可)
猜想: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必须与问题对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