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285  170293  170299  170303  170309  170311  170315  170321  170323  170329  170335  170339  170341  170345  170351  170353  170359  170363  170365  170369  170371  170375  170377  170379  170380  170381  170383  170384  170385  170387  170389  170393  170395  170399  170401  170405  170411  170413  170419  170423  170425  170429  170435  170441  170443  170449  170453  170455  170461  170465  170471  170479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请按照图中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2.1×103J/(kg•℃)B.4.2×103J/(kg•℃)
C.甲的比热容比水小D.甲的比热容比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学校进行百米赛跑时,由于发令枪失灵,所以临时改用吹哨和挥旗的方式发令:发令员将旗子举起,示意有关人员注意,然后在吹哨的同时将旗子向下挥动,此时运动员起跑.那么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的时刻应为(  )
A.听到哨声时B.看到旗子向下挥动时
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D.听哨声或看旗子挥动时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B被撞的距离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小球撞击物体B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做功过程.
(2)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时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碰前A(选填“碰前A”或“碰后A”或“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高度(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实验中,老师指出可用圆柱体替代小球A,这样做的好处是有效控制滚动的方向.
(3)本试验中该同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可多选)AC
A.转化法   B.类比法   C.控制变量法   D.模拟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小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填“作”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32克.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到标记处,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14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
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
(5)小明在“测量瓷片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4,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瓷片“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C,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有一个实心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量时,测力计的示数为8牛,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3牛,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5牛,该物体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1所示,A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中,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此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但老师却建议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D.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1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2格的钩码不动,将支点O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如图2所示,B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
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
(4)不计摩擦,若将钩码移动到B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将变大,杠杆的机械效率η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接1时,R1和L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2:1,当开关S分别接1和2时,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2:3,.则开关S分别接1和2时,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后,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1020m. 雷声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改变.(选填“不变”、“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成同学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这主要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选取两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B蜡烛的烛焰高8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并选用较薄(“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做实验.
(3)小成的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不可能(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小成以5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原理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30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