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363  170371  170377  170381  170387  170389  170393  170399  170401  170407  170413  170417  170419  170423  170429  170431  170437  170441  170443  170447  170449  170453  170455  170457  170458  170459  170461  170462  170463  170465  170467  170471  170473  170477  170479  170483  170489  170491  170497  170501  170503  170507  170513  170519  170521  170527  170531  170533  170539  170543  170549  170557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是物理实验中常用测量工具(或仪器)的示意图,请分别写出它们的用途.

a:用来测量长度,b:用来测量时间,c:用来测量温度,d:用来测量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一种亮度可以调节的小台灯,其电路如图甲.电源电压为24Ⅴ,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4Ⅴ,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60Ω.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的实际功率为3.6W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12Ⅴ,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阻值是4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实验中,不断改变Rx 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得到了I 与R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此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2.5V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如果把A、B之间的电阻由30欧姆换成20欧姆,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电池个数B.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
C.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D.滑片的位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烧杯号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
120020288
210020284
3煤油20020284
4煤油20020242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越高,吸收热量越多.
(3)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和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frac{G}{3F}$.
(2)比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η>η(选填:>、<或=).
(3)实验后小强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例如图乙),它的机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小强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V,已知R0的阻值为10Ω,则Rx的阻值为6.7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所示,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提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的猜想.
(1)要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
(2)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3)要验证以上猜想,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斜面的粗糙程度(举出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某小组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器材: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等,O为杠杆的支点.
(1)实验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时,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将两边的螺母向左调节.
(2)某同学记录了三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
11.960.043.920.02
20.980.020.490.01
32.450.031.470.05
这三组数据中其中有一组是错误的,它的序号是2,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3)如图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4)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a位置时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A点斜向上拉,如图b位置时所示,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小于F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是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它在近地点的动能大于(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它在远地点的动能;阵阵大风吹弯了小树的腰,大风主要具有动能,被吹弯了腰的小树具有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