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797  170805  170811  170815  170821  170823  170827  170833  170835  170841  170847  170851  170853  170857  170863  170865  170871  170875  170877  170881  170883  170887  170889  170891  170892  170893  170895  170896  170897  170899  170901  170905  170907  170911  170913  170917  170923  170925  170931  170935  170937  170941  170947  170953  170955  170961  170965  170967  170973  170977  170983  17099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
水的温度/℃90929498989898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记录在图3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3)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乙(甲/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不变/降低).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
(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请你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量太多,水的初温太低.(给出二种原因即可)
(6)在探究结束后,同学们对不同液体的沸点进行了交流,在图4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A
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

物质沸点
 酒精 78℃
 水 100℃
 煤 1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熔化时要吸热,后者是酒精汽化时要吸热.冬天,坐满人的汽车的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车窗玻璃内(填“内”或“外”)侧,使玻璃模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甲图显示的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乙图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一柴油机的转速是3000r/min,它1秒钟对外做功25次,它完成吸气冲程时,吸入气缸里的物质是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测试跳绳的项目中,小明在1min内跳了180次,每次跳的高度大约为5cm,他的质量是60kg,则小明跳一次绳做的功是30J,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为9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灯泡L1、L2是串联(串联/并联)的,若闭合开关,只有一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L1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7.根据实物图在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右表列出的是2014年9月18日沿海城市海南和荆门市的气温情况.请根据两座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判别城市名称,甲是海南,你做出判别的依据是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5.请根据图所示的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
①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是显示煤油的温度.
②这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应该相等.
③小红问小明“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合理的是D.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
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    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
④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B烧瓶中温度升高的快.这表明:在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图甲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秒,1.92秒,2.82秒.
(1)分析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不是(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
v=$\frac{s}{t}$=[$\frac{0.15米}{1.00秒}$+$\frac{(0.30-0.15)米}{(1.92-1.00)秒}$+$\frac{(0.45-0.15)米}{(2.82-1.92)秒}$]÷3=…
方法2:
v=$\frac{s}{t}$=$\frac{0.45米}{2.82秒}$=…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方法2.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增大纸板角度(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增加玻璃管的长度(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