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122  171130  171136  171140  171146  171148  171152  171158  171160  171166  171172  171176  171178  171182  171188  171190  171196  171200  171202  171206  171208  171212  171214  171216  171217  171218  171220  171221  171222  171224  171226  171230  171232  171236  171238  171242  171248  171250  171256  171260  171262  171266  171272  171278  171280  171286  171290  171292  171298  171302  171308  171316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中,其对应描述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C.
山峰间的雾逐渐消散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D.
“雾凇”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今年10月份,重庆市主城区的最低气温为-10℃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
C.教室里一盏正在发光的日光灯通过的电流约为5A
D.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温度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并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较明亮/较黑暗).
(2)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adbc(填写步骤前字母),实验中小明发现b步骤很难看清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的像是否重合,原因是玻璃板后方的蜡烛被点燃了.
(3)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请把如表头填上合适的内容.
实验次数1/cm像与平面镜距离/cm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177等大
266等大
333等大
①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
(4)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此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1′(A1/A1′)这一侧观察,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5)小明在实验时,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小红认为这种方法不合理?理由是:不合理;没有多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李帅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①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可以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光屏应该与平面镜垂直.
(3)图中∠FON(用字母表示角)是反射角,若将入射光线EO顺时针转动,则反射光线OF会逆时针(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20°.
(4)若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OF,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5)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4.请按下列要求作图:如图甲,S为光源,MN为不透光的木板,作出木板右侧光线射不到的区域(用阴影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的一点光源S,点光源S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的位置开始绕圆筒的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60°时,点光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镜中转过的角度为120°,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转过的角度为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收集证据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同学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l:让钢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1,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1
步骤2:让钢球从斜面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2,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2
步骤3:改变钢球的质量让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3
(1)比较v1、v2,可知vl>v2(>/</=),原因:钢球的重力势能越大,转化为钢球的动能能越大.
(2)设计步骤l和步骤2的目的是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3)比较步骤1和步骤3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4)钢球从斜面上滑下后,碰撞到斜面底端水平放置的木块后继续向前运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如图甲所示,设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钢球与木块碰撞前的动能为Ek,则Ek>W(>/</=).
(5)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拿走木块,先后将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在相同表面上滑行到静止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此现象,小刚得出了动能与速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合理(合理/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那么请问:
(1)图中a图和b图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
(2)加热满2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作图题

9.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检查时,老师说电路不合理,但只要稍加修改就可用.请你在图中只改动一根导线的一端,使实物电路成为串联电路.(要求:在被改动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改动的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