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474  171482  171488  171492  171498  171500  171504  171510  171512  171518  171524  171528  171530  171534  171540  171542  171548  171552  171554  171558  171560  171564  171566  171568  171569  171570  171572  171573  171574  171576  171578  171582  171584  171588  171590  171594  171600  171602  171608  171612  171614  171618  171624  171630  171632  171638  171642  171644  171650  171654  171660  171668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梦同学在-9℃室外玩皂是摄的照片.他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冰,掉落地面如同散的玻球,神极了.对一现包含的物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判正的(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B.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零件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D.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如图,若认为“神舟十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肯能是(  )
A.“天宫二号”B.太阳C.地球D.月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辆长2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8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通过另一座桥,用了3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  )
A.240mB.300mC.320mD.28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甲、乙是测量电压或电流的仪表;当S闭合后,为了使小灯泡并联,且L1和L2都能发光.则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的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泥鳅体表的黏液可以减小摩擦
B.鱼类主要靠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不会掉下来
D.“沙漠之舟”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骆驼对沙漠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大小分别为10cm2和8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容器内部液体甲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为3200Pa,B容器内部盛有的液体乙是水,且两容器中的液体液面高度均为0.4m.
求:(1)甲液体的密度ρ
(2)乙液体(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力F
(3)若再从A、B两容器内同时抽出体积(△V)相等的液体后,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ρ′和ρ′.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同种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3:1,若甲物体的质量是30kg,求:乙物体的重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
(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5)对于(4)的结论,你认为是下列哪位科学家总结得出的C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