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863  171871  171877  171881  171887  171889  171893  171899  171901  171907  171913  171917  171919  171923  171929  171931  171937  171941  171943  171947  171949  171953  171955  171957  171958  171959  171961  171962  171963  171965  171967  171971  171973  171977  171979  171983  171989  171991  171997  172001  172003  172007  172013  172019  172021  172027  172031  172033  172039  172043  172049  172057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水面相距3m,某时刻水深l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6m;
(2)若发现光斑B向右移动,看到地上有自己的影子,看到湖水中的鱼儿在蓝天白云中游来游去.其中,小明地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选填“虚”或“实”)像,小明若想抓到湖里的鱼,应该往看到“鱼”的位置偏下方(选填“上方”或“下方”)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一把钢尺可以做物理实验.如图10用钢尺作器材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听振动发出的声音.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若某次实验中,钢尺每分钟振动了600次,则钢尺振动的频率为10Hz,人耳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夏天下暴雨,往往电闪雷鸣,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振动而产生的,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如果在看到闪电后4秒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1360m(声速取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所示,小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1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1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到某一位置时,小王看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A)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填写像的性质),这是因为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一倍焦距范围内,若小王同学移到B点,而透镜及蜡烛的位置不变,那么他不能(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像(A).
(5)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C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小明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他“远小近大”.于是,他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薄玻璃板(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两只形状和大小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以及刻度尺来做实验;
(2)实验中用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选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5)用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6)重新调整后,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移近2cm,则蜡烛B应靠近(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2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其像在的位置上放上光屏,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呈现,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填“虚”或“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漫反射(选填“漫”或“镜面”).下雨之后的天空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彩虹的形成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镜是目镜
B.B镜是物镜
C.由于没有光屏,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
D.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以下是三棱镜对不同色光折射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A′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A′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成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不点燃(点燃/不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大小相等.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弄清楚物与像的位置关系,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或判断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或测出像距和物距进行比较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图2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实验白色硬纸板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能方便地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
(2)白色硬纸板能沿ON折叠的优点是能验证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