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957  171965  171971  171975  171981  171983  171987  171993  171995  172001  172007  172011  172013  172017  172023  172025  172031  172035  172037  172041  172043  172047  172049  172051  172052  172053  172055  172056  172057  172059  172061  172065  172067  172071  172073  172077  172083  172085  172091  172095  172097  172101  172107  172113  172115  172121  172125  172127  172133  172137  172143  17215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虚像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实像
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是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
(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加热的时间长?答:水.
(3)下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请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液体名称实验次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升高的温t2-t1/℃通电时t/min
110020ziyuanku.com38m184
21002056368
煤油3100202991
$来&源:ziyuanku.com41002056364
①比较1、2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②比较1、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以上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比较2、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4)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②热量是一个抽象的物理量.本实验将“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转化为通过比较加热时间(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实现,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③以下描述中同样采用“转换法”的是D
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B.根据物质在常态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态
C.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是否有关系
D.通过观察木桩被重物打入沙子的深度,可比较重物重力势能的大小
(5)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B(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增加(选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改变内能的,如果水的质量是1kg,初温为20℃,一段时间后水温变为30℃,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5J.[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很多家用轿车在保留手动开关(图中用“S1”表示)控制前大灯的同时,已普遍使用光感式智能前大灯自动开关系统(图中用“S2”表示).该系统能依据周围光线的明暗瞬间自动开启和关闭大灯,保证驾驶员前方视野的明亮程度,为驾驶员提供了便利,更增强了驾驶员的安全系数.下面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
(1)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则第2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7.1%;
实验序号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的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的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
1较缓100.25.5136.4%
2较陡100.47.01 
3最陡100.68.5170.6%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该实验是探究小聪(选填“小明”或“小聪”)的猜想,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陡斜机械效率越高.
(3)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
②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拉上去,进行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③保持斜面的倾斜程度不变,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比较大小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4)此探究实验是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放大的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C.一定是等大的像D.一定是不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200cm处移至距透镜15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10cm.透镜的焦距约为10cm,判断的依据是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时,焦距近似等于像距.小明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偏大(偏大、偏小、等于).
(3)小明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像和物之间距离小于4倍焦距;
(4)小明向左移动蜡烛,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小明又把一个远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远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图3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B(选填“A”或“B”).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选填“左”或“右”)调,或将蜡烛向右(选填“左”或“右”)调.
(5)如图2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放大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填“左”或“右”)移动,移动距离s′大于s.(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6)当在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后,取下光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眼睛能(填“能”或是“不能”)看到蜡烛的像;眼睛靠近凸透镜,眼睛不能(填“能”或是“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的位置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4.(1)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甲所示.请你画出反射线和大致方向的折射线;
(2)图乙所示,a、b是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条光线的入射光线;
(3)完成图丙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现有“6V 3W”的灯泡L1和“6V 6W”的灯泡L2,将他们接入电路中,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关于两只灯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串联后接到12V电源的两端,两灯均能正常发光
B.串联工作时,L2较亮,并联工作时,L1较亮
C.串联工作时,L1和L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并联工作时,L1和L2中的电流之比为2:1
D.串联工作时,L1和L2的功率之比为2:1; 并联工作时,L1和L2的功率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