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012  172020  172026  172030  172036  172038  172042  172048  172050  172056  172062  172066  172068  172072  172078  172080  172086  172090  172092  172096  172098  172102  172104  172106  172107  172108  172110  172111  172112  172114  172116  172120  172122  172126  172128  172132  172138  172140  172146  172150  172152  172156  172162  172168  172170  172176  172180  172182  172188  172192  172198  172206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测量阻值约为5Ω的定值电阻Rx的实验中,小明和小亮用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2)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立即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都有较大示数,他在实验操作中的两处错误是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和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调到最大阻值处.
(3)改正错误后,小明改变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某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Rx=5.2Ω.
(4)在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因出现故障而不能使用,小亮用原有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增添一个定值电阻R0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
测量时,闭合S1,将S2拨到1,电流表的示数为I1;将S2拨到2,电流表的示数为I2,小亮说待测电阻Rx=$\frac{{I}_{1}}{{I}_{2}}$.R0
小明认真分析电路后发现小亮的设计不合理,原因是:当开关S2由1拨到2时,电阻R0和RX两端的电压不相等.
(5)在只有一只电表的情况下,小明设计了图丁所示的四种电路,电阻R0已知,当通过闭合或断开电路中的不同开关时,你认为不能测算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电路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实验小组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下了物距和像距的一些对应数据,并依次描点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请你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观察分析图线,由此确定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分析物距和像距的变化特点,当物体由远大于2f处向2f处靠近时,物距和像距之和的变化是变小(变小/变大/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1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具体放置要求是让它们处于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投影仪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像会变小(变大/变小).
(5)实验还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上移(上移/下移/不动),将透镜下移(上移/下移)可以使像回到原来位置,若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和原来相比,变化是性质不变,亮度变暗.
(6)在焰烛、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若固定透镜与光屏,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如图所示为小孙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茶色透明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此时像存在(存在/不存在)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5)某次实验时,小王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其中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让光线逆着从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4)实验用量角器量出两条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得出的结论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烛焰放在c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2)烛焰放在a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3)烛焰放在c点时,当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远;
(4)烛焰放在d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像;
(5)烛焰放在d点时,可以观察到放大的像;
(6)烛焰从a移到b,像的大小变变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的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中所示,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B、A、C.
透镜像的性质
A倒立放大实像
B倒立缩小实像
C正立放大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有一个东西走向的水平暗洞,在它的东洞口放置一个可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若在正午,太阳光竖直向下,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必须成45°,才能使反射光水平照亮暗洞;若阳光渐渐偏西,为保证阳光始终水平照亮暗洞,平面镜必须相应地绕水平轴O作逆时针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将一束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记录的光路如图所示.根据学过的有关光学知识,由图可以推知入射光线是BO,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折射光线是OA,法线是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在太阳光色散光带外侧存在不可见光,要想探测紫外线,可将荧光物质放在B(A/B)的外侧,写出红外线的一个应用遥控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