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042  172050  172056  172060  172066  172068  172072  172078  172080  172086  172092  172096  172098  172102  172108  172110  172116  172120  172122  172126  172128  172132  172134  172136  172137  172138  172140  172141  172142  172144  172146  172150  172152  172156  172158  172162  172168  172170  172176  172180  172182  172186  172192  172198  172200  172206  172210  172212  172218  172222  172228  172236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以下物理现象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虚像
B.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
C.物体通过平面镜可以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
A.
景区喷雾
B.
人造雪景
C.
撒盐融雪
D.
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是考察探险队乘坐的橡皮船,在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江水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
B.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C.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运动的
D.以探险队员为参照物,橡皮艇是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人的正常体温是37℃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D.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已知两灯L1、L2的电阻R1>R2.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图甲),则比较两灯电压U1大于U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同时间内,L1灯消耗的电能多;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图乙),则比较两灯电流I1小于I2,L2灯更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R1的电阻是30Ω,R2的电阻是20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再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源电压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是两定阻电阻A和B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如果将两电阻A和B串联后接在3V电源两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通过B的电流是通过A的电流的二分之一
B.B两端电压和A两端电压相等
C.B的电阻是A的电阻的两倍
D.A的电阻是B的电阻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图所示,是探究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及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此固体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物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选填“缓慢升高”、“逐渐降低”或“保持不变”).
(3)固体物质的熔点是80℃,加热t1-t2期间,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加热12min-20min期间,物理处于液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所示,是人工造“雪”的实验装置,取少量碘粉放入锥形瓶里,靠近碘粉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棉线不与碘粉接触),塞紧瓶塞,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待固态碘粉消失后,熄灭酒精灯.
(1)组装实验器材的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固定的(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锥形瓶与铁圈间应垫石棉网(选填“石棉网”或“铁板”).
(2)用酒精灯加热过程中,观察到锥形瓶里的情况是紫红色的气体充满锥形瓶.
(3)冷却结束后,棉线上观察到的现象是紫红色的颗粒物产生.
(4)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要用酒精灯外焰(选填“内焰”或“外焰”)加热.
(5)实验过程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和凝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如图所示,将播放着音乐的手机,用细线悬挂到广口瓶中,用抽气机通过密封瓶塞上的气道向外抽气.
(1)产生乐音的声源是手机,音乐声通过空气传进人的耳朵引起听觉.
(2)随着广口瓶内的空气被抽出,听到的音乐声音逐渐减小;打开进气门,让空气重新慢慢进入广口瓶中,听到的音乐声逐渐增大.
(3)无论如何抽气,总能听到手机播放音乐的声音,其原因,一是抽气机不能将广口瓶里的空气全部抽出,形成完全真空;二是声音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悬线、瓶塞(固体)传播.
(4)假设忽略悬线对声音的传播、广口瓶内的空气被全部抽出,手机产生的音乐声便不会(选填“仍会”或“不会”)被听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此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