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137  172145  172151  172155  172161  172163  172167  172173  172175  172181  172187  172191  172193  172197  172203  172205  172211  172215  172217  172221  172223  172227  172229  172231  172232  172233  172235  172236  172237  172239  172241  172245  172247  172251  172253  172257  172263  172265  172271  172275  172277  172281  172287  172293  172295  172301  172305  172307  172313  172317  172323  17233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
(1)实验过程中,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图示位置的成像情况与照相机(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原理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则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大些.
(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1节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到光心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距离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其理由是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4)小明再次调节蜡烛的位置,当光屏上出现一个放大的清晰的像时,用硬纸片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完整(选填“完整”或“不完整”),但亮度变暗了.
(5)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下调,这时光屏上的像在凸透镜主光轴的上方.    (两者均选填上或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残阳铺水描写了光的反射现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中乌啼是树上的鸟在啼叫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极端寒冷天气来袭  做好防寒保暖
2012年入冬以来,我国频遭大范围寒潮天气,多地最低气温突破历史记录,部分地区遭受雪灾或冻害.12月27日,全国平均气温是-4.1℃,比常年同期偏低1.2℃,东北、华北平均气温都为近27年同期最低.
自12月寒流入侵以来,乌克兰已冻死83人,其中57人死在大街上;俄罗斯被冻死冻伤的人更多,极寒已造成近200名俄罗斯人死亡.气温极低容易造成输电线路被厚厚覆冰和积雪压垮而断电、自来水结冰致使输水管道被涨裂而停水,给生活带来不便,道路结冰给行车带来很大的危险.
专家认为,低温天气和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面积下降有很大关系.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融化,2012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下降至1979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极端严寒天气,无论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要注意保暖,穿得保暖点,多加点衣服,才不至于生病!
(1)气温极低造成自来水结冰属于凝固(填物态变化名称),自来水结冰会将输水管道胀裂的原因是水结冰(凝固)时体积增大.
(2)小亮看到这则消息后,便产生疑问: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海冰熔化?海冰的熔化特点与冰的熔化特点有没有区别呢?为此,他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分别制得质量均为lkg的①纯冰、②淡盐冰、③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根据曲线图可知,含盐浓度越低的冰,熔化前升温越快(选填:快/慢),含盐浓度越高的冰,其熔点越低(选填:高/低).
(3)小荣发现保暖内衣种类多,材质也有不同,他找来两件分别用棉和羊毛作为保暖材料的内衣,探究这两件内衣的保温性能.他在两个同样的空瓶中装满温度相同的热水,然后分别用棉质保暖内衣和羊毛保暖内衣包裹一层,定时测量两瓶中水的温度T1和T2,(T1表示用棉质内衣包裹的水温,T2表示用羊毛保暖内衣包裹的水温)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记录的实验数据见下表.由表可知:这两件内衣中,材料为棉质(选填:羊毛/棉质)的内衣保温性能性能较差.
时间t/min01020355580110145180
水温T1/℃805643322622202020
水温T2/℃806455503726222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明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保留1位小数)
(2)实验时,应通过调节使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如图乙所示,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40cm时,向左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为观察透镜成像特点,应从图乙中凸透镜右(选填:左/右)侧进行观察.
(5)如果蜡烛燃烧时间长了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同学们想把像仍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下(选填:上/下)调节.
(6)如图丙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右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右移动距离s′,则s′小于(选填:大于/等于/小于)s.
(7)实验完毕,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他应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换成透明玻璃板,光屏换成一支未点燃(选填:点燃/未点燃)完全相同的蜡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为了探究水的沸腾,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实验装置如图甲,实验中还缺少的测量工具是秒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安装铁圈P(选填:P/Q).
(2)根据下表中标准大气压下的数据可知:
物质沸点/℃凝固点/℃
酒精78-117
水银357-39
煤油150-30
①他们不能选用酒精作为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②如图乙装置,试管N中加入适量的水,放置在盛水的烧杯M中,用酒精灯加热M,当M中的水沸腾时N中的水不会(选填:会/不会)沸腾.若将N中的水换成酒精(填液体名称)或将M中水换成煤油(填液体名称),即可使N中的液体沸腾.(M、N的底部始终不接触)
(3)如图丙中G、H所示,其中H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
时间/min024681012
温度/℃90929496989898
(4)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而温度保持不变.
(5)在图丁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6)在实验中,若要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的措施有: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或给烧杯加盖子等).(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纹锁主要依据说话人的音色
B.防紫外线伞属于紫外线的应用
C.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大
D.在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做法利用凝固放热的是(  )
A.
食品冷冻保鲜
B.
寒冬菜窖放几缸水
C.
蒸气熨斗熨衣服
D.
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寒冬公园里的冰雕逐渐变小B.衣橱里的樟脑丸,过些时间变小
C.利用干冰对食物保鲜D.夏天湿衣服晾干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LED七彩灯条
B.
接力中的奥运火炬
C.
乌黑发亮的手球
D.
水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某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几天后,他发现结冰的玻璃球变小了,却没有看到有水生成.对这一过程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玻璃球消失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玻璃球消失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