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44  17152  17158  17162  17168  17170  17174  17180  17182  17188  17194  17198  17200  17204  17210  17212  17218  17222  17224  17228  17230  17234  17236  17238  17239  17240  17242  17243  17244  17246  17248  17252  17254  17258  17260  17264  17270  17272  17278  17282  17284  17288  17294  17300  17302  17308  17312  17314  17320  17324  17330  17338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
A.车轮做成圆形;B.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车轴处装有滚珠;F.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甲杯中装有400克35℃的水,把它加热到6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焦.乙杯中装有200克20℃的煤油,把它加热使其温度升高40℃,煤油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焦,已知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如果把这两杯加热后的水和煤油混合在一起,那么它们之间________热传递(选填“有”或“无”),这是因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有这样一课题:杆秤是称物体质量的工具,现加一些小配件,你是否就可以设计制造出一杆秤能测出液体密度的杆秤呢?
小亮看到这个课题后,经过论证和试验,在秤盘中放一个容积为500mL、质量为200g的玻璃容器,然后在杆秤的某些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如图所示).只要在玻璃容器中加500mL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在这杆秤上,密度为“0”刻度应标在原刻度________kg处.请通过计算,确定杆秤上“0.6kg”刻度处对应的密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观察松香和海波的熔化过程,且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直到两种物质全部熔化.由图甲可知此时的温度计示数是________℃.各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如乙、丙两图所示,其中________图能反映海波的熔化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第一步(图甲),需要改变________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第二步(图乙),需要把纸板的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________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焊接金属的方法,一是依照荷叶上的水珠自动结合进行焊接,用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二是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分子间距较________(填“大”或“小”)时分子存在________力实现焊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小琦所戴的眼镜度数分别是:左眼-100,右眼+300,则他的


  1. A.
    左眼是近视眼,右眼为远视眼
  2. B.
    左眼为远视眼,右眼为近视眼
  3. C.
    两眼均为近视
  4. D.
    两眼均为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写出一条有价值结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一物体在1min内振动了18000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Hz.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装置中M是______,使用它的好处是______;
(2)当蜡烛2与蜡烛1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2,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1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
(3)实验中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2,蜡烛2都无法与蜡烛1所成的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