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567  172575  172581  172585  172591  172593  172597  172603  172605  172611  172617  172621  172623  172627  172633  172635  172641  172645  172647  172651  172653  172657  172659  172661  172662  172663  172665  172666  172667  172669  172671  172675  172677  172681  172683  172687  172693  172695  172701  172705  172707  172711  172717  172723  172725  172731  172735  172737  172743  172747  172753  17276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放大(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1)光屏应选用粗糙(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色硬纸板.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
(4)保持图甲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5)如图乙所示,他通过该凸透镜观察到窗外远处景物清晰的实(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右(选填“左”或“右”)侧;然后他又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焦距长(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靠近ON.(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甲中的反射角∠NOB(填写字母)和入射角大小,若这二个角相等,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是测一次不能得出结论,应改变角度的大小,测量多次,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2015年元旦期间,常老师乘坐高速大巴从西安出发,前往郑州看望亲友,下表为常老师所乘坐的大巴车的运行时刻表.
站名西安华山三门峡洛阳龙门郑州
到站时刻9:4811:0512:2013:54
发车时刻8:309:5311:1512:25
路程/km0130268380513
根据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大巴车由华山到三门峡的运动时间为多少小时?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如果大巴车司机以105km/h的平均速度不休息运行,则常老师从西安到郑州要多少小时?(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华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变速(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2)小刚所在的实验小组想比较大、小纸锥运动的快慢.要比较大、小纸锥运动的快慢,需测出纸锥下落的速度,根据的原理是:v=$\frac{s}{t}$.
(3)为了得到纸锥下落的速度,小组同学需要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秒表.
(4)小明三次测量了小纸锥从同一高度处下落的速度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了自己设计的表格,请你说出他设计的表格中的不足之处:平均速度没有注明单位.
实验次数路程s/m时间t/s速度v/m/s平均速度$\overline{v}$
1
2
3
(5)如果实验中将纸锥改为实心小球,则在图乙所示的四个v-t图象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某同学在学习直流电动机时,用直流电动机做了几次实验,把它接入不同电压的电路中,所得结果如下:
电动机的电压电动机工作状态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0.2V不转动0.4A
2.0 V正常转动1.0A
求:(1)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多大?
(2)电动机正常工作过程中被突然卡住不转时,电流多大?
(3)若消耗的电能只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那么排除故障后,电动机正常转动1分钟得到多少J的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处等);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上移动;
(4)小明将实验器材进行了调整,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6cm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放大(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投影仪(或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如图甲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在两个密闭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相等”或“不等”)的空气,并各放置一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此装置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如图乙是两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丝阻值一样,但在其中一容器外并上一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此装置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两个实验都是观察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如果通过图乙装置左边容器中5Ω的电流为0.8A,则其右边容器中的空气1分钟内最多可从电阻丝吸收48J的热量(忽略环境影响).如果通电一段时间,发现其中一个U形管液面高度几乎不变,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空气盒气密性不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灯泡上标有“3.8V”字样,电源电压恒定.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完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其故障原因可能是:灯泡处断路.
(3)故障排除后,开始实验,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电压表的示数,如果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右(左或右)端移动,直至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52W,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9.5Ω.
(4)实验时闭合开关,两表均有示数,若将小灯泡从灯座中取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两空均选填“有”或“无”).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聪向老师要了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将S2拨到触点2(选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②再将开关S2拨到触点1(选填“1”或“2”),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③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frac{3.8V×(U-3.8V)}{{R}_{0}}$.(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驾驶员看见过马路的人,从决定停车,直至右脚刚刚踩在制动器踏板上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按一定速度匀速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踩紧踏板(抱死车轮)到车停下的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从司机决定停车到汽车静止的整个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停车距离与超载有关,所载货物越重停车距离越大
C.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求出反应时间
D.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求出制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