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364  173372  173378  173382  173388  173390  173394  173400  173402  173408  173414  173418  173420  173424  173430  173432  173438  173442  173444  173448  173450  173454  173456  173458  173459  173460  173462  173463  173464  173466  173468  173472  173474  173478  173480  173484  173490  173492  173498  173502  173504  173508  173514  173520  173522  173528  173532  173534  173540  173544  173550  173558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时,根据实验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该图象可知(  )
A.甲比乙温度升高得快,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B.甲比乙温度升高得快,乙的比热容大于甲的比热容
C.乙比甲温度升高得快,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D.乙比甲温度升高得快,乙的比热容大于甲的比热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小杯子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杯子的质量为20g,则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16.4g,然后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0.82×103kg/m3
(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原因是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一端垫高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分析照片可知AF的长度为4.50cm,木块从A运动到F的平均速度是3cm/s,木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相邻两段时间内路程差为0.5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2017年1月,芜湖将开始实施国家机动车第五阶段排放标准,车用汽油、柴油也升级到“国V标准”,这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根据规定,“国V标准”的汽油含硫量最高为10mg/kg(即每千克的汽油中所含硫的质量是10mg).
(1)已知汽油的密度ρ=0.75×103kg/m3,若某款汽车的油箱为50L,试计算油箱装满时的汽油质量是多少kg?
(2)“国Ⅳ标准”规定汽油的含硫量最高为50mg/kg,按照汽油的最高含硫量计算,这箱汽油在实施“国V标准”后硫排放量减少了多少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区间测速”是高速公路上使用的一种测速方式,即通过测量车辆经过前后两个测速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如图所示,若某路段限速110km/h,一辆汽车经过该路段A测速点的时间是21时31分20秒,到达B测速点的时间是21时41分20秒,已知两测速点间的距离是22km.
(1)试计算这辆汽车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这辆车是否超速行驶?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A测速点到达B测速点最短时间是多少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明同学要测量一石块的密度.

(1)小明把石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位置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其中“适量的水”的含义是水能使石块浸没且浸没后的液体体积不超过量筒的量程,石块的体积为20cm3
(2)接着他准备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测出石块的质量.但是这样的做法错误是石块上有水,不能用天平直接测量,并且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按照正确的方法,小明重新进行了实验.测量石块质量时,他向右盘加砝码时,发现加一个最小质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取下这个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接下来他应该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乙所示,则该石块的密度为2.7×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点燃蜡烛后,下列“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B(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2)当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接下来小明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距离为12cm时,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与之前所成的像比较,该像的大小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8cm时,发现移动光屏观察不到像,小明由此得出“当物体距离凸透镜较近时,凸透镜不能成像”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若结论正确,请说明理由;若结论不正确,接下来应如何验证你的想法可撤去光屏,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其中竖直放置的光屏EF可绕其上ON所在直线方向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光贴着光屏从空气射入水中,该小组同学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当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该小组测量记录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中水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写出一条即可)
入射角α15°30°45°60°
反射角β11.3°22.1°35.4°40.9°
(3)该小组同学继续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一枚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2017丁酉(鸡)年纪念币的直径.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得纪念币的直径是4.0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例如速度、密度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将速度的变化量v2-v1(其中v1、v2分别表示初速度和末速度)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定义为加速度,用a表示,即a=$\frac{{v}_{2}-{v}_{1}}{t}$,其中速度的单位是m/s,时间的单位是s,则加速度的单位是(  )
A.mB.sC.m/sD.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