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4907  174915  174921  174925  174931  174933  174937  174943  174945  174951  174957  174961  174963  174967  174973  174975  174981  174985  174987  174991  174993  174997  174999  175001  175002  175003  175005  175006  175007  175009  175011  175015  175017  175021  175023  175027  175033  175035  175041  175045  175047  175051  175057  175063  175065  175071  175075  175077  175083  175087  175093  17510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
B.该图象反映的是凸透镜成实像时的v-u图象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D.物体从无穷远处靠近凸透镜焦点时,物体移动的速度总是大于像移动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B.烛焰位于c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某课外科技活动小组设计一种孵化器的电路模型,如图,在一般情况下,只需灯光照明,电源电压为12V,R1为定值电阻,R2为发热电阻丝改成的滑动变阻器,其上标有“100Ω 3A”字样,电流表A1、A2的量程为0-3A,灯泡上标有“6V 3W”的字样.求:
(1)求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闭合S,断开S1、S2,灯泡正常发光,求R1的阻值;
(3)S、S1、S2均闭合时,求R2消耗的最大电功率和最小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在图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2阻值为10Ω,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当电键S闭合后,干路中的电流为0.8A.
求:①通过电阻R1的电流;②电流在100s内对R2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9.如图,货物随传送带匀速向下运动,请画出货物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行走,显然(b)图中木棒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a)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小于于(b)图中手施加的动力,由于肩膀要同时承受物体的重力及人手的动力,因此(a)图中肩受到的压力小于于(b)图中肩膀受到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
(1)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
②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如图为2.2N,
③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0.8N.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
200cm3,雪的样品密度是0.3×103kg/m3
(2)若屋顶面积为100m2,雪的厚度为10cm,则屋顶雪的总重力是3×10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电荷,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表所示
钩码重G/N钩码升高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
10.210.2
10.210.2
10.20.550.4
请你分析:
(1)比较甲乙两图及实验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比较甲丙两图及实验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能省力;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必须费距离;
(4)如果要得到正确的结论,还必须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C
A.从三次实验中选取最准确的数据       B.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从特殊现象中得到普遍规律         D.利用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