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6440  176448  176454  176458  176464  176466  176470  176476  176478  176484  176490  176494  176496  176500  176506  176508  176514  176518  176520  176524  176526  176530  176532  176534  176535  176536  176538  176539  176540  176542  176544  176548  176550  176554  176556  176560  176566  176568  176574  176578  176580  176584  176590  176596  176598  176604  176608  176610  176616  176620  176626  176634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压强计是通过比较U形管液面高度差 来比较被测压强大小的.
(2)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C
A.再多加一些水   B.倒出一些水   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D.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
(3)小强再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软管或橡皮膜漏气.
(4)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不断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5)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答: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
(6)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③(选填序号)
①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②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③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所示为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提升机由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和罐笼几个部件构成,用它能把建筑材料从低处匀速提升到高处.如果罐笼和动滑轮的总质量为200kg,某次提升建筑材料的质量为300kg,建筑材料在50s时间内匀速竖直上升了10m,不计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和钢丝绳所受的重力,取g=10N/kg,求:
(1)钢丝绳上的拉力大小;
(2)钢丝绳上拉力的功率;
(3)该提升机此次提升建筑材料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烛焰放在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时,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像可能是虚像
B.此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D.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将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实验过程中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2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B.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将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左移动
C.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
D.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在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看,看不到蜡烛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小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A的焦距小于凸透镜B的焦距
B.两次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均为实像
C.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
D.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实验小组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小明在另一次实验时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可能是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3)调整后,三者位置如图所示,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缩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时他将远视眼镜的镜片甲、乙分别放到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左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两次移动光屏的距离分别为s1、s2,若s1<s2,说明镜片甲的焦距>乙的焦距(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明发现“伏安法”测电阻比较麻烦,通过查阅资料和探究,他制作了一只简单的可直接测电阻仪器.需器材:一节干电池(1.5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10Ω,0.5A),开关及导线若干.电路原理如图甲所示,当AB间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时,在电流表对应的位置标出阻值即可.(A、B为金属接线触点)
(1)调试时,直接把A、B相碰,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值是3Ω,
此时应在电流表对应的示数位置标上0Ω;
(2)当电流表指针对准刻度盘中央时AB间电阻值是多少?
(3)使用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此仪器有些不准确了,查阅资料后时发现干电池其实也有电阻,新电池的电阻很小可以忽略,但随着使用时间变长,电池的电阻会变大.使用一段时间后,为能准确测量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向左调节;
(4)老师告诉小明如果把干电池换成恒流电源(输出电流恒定)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用恒流电源和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10Ω,0.5A)重新设计了电路如图乙,当直接把A、B相碰,电压表的示数为0V;当AB间接入10Ω电阻时,电压表为1V,此电路测量电阻的范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B(选填“A”或“B”)端.
(3)小明同学想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接好最后一根导线时电表就有示数,小王同学认为他在连接电路时忘记了断开开关,小明纠正错误后,决定用桌上的小灯泡代替电阻完成实验,小王赶紧阻止他,这是因为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4)小王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选用以下器材:电源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Ω 1.5A”字样,阻值分别为2Ω、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把2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A,更换不同的电阻记录了几组数据如下表,老师在检查时发现电流的数据0.1A为小明编造所得,经询问小明说出实情,在做这次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变阻器,电压表都回不到设定电压.老师告诉小明只要选择最大阻值不小于10Ω的变阻器或选择电压不高于2.5V的电源,即可调到设定电压,完成本次实验.
实验次数定值电阻(Ω)电流表示数(A)
12
250.4
3100.2
42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明在研究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如图甲所示,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1)当蜡烛燃烧变短后,应将透镜向下调节,目的是使像在光屏的中央;
(2)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应把透镜调置55cm处光屏上又可出现清晰的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像;
(3)如用一个焦距略大点的透镜换下图中透镜,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要求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此时像的大小将会变大;如不移动光屏,也可在透镜左侧放置一个适当的远视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甲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图乙是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图象.则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是50Ω,定值电阻R0的电阻10Ω,电源电压是1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