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9276  179284  179290  179294  179300  179302  179306  179312  179314  179320  179326  179330  179332  179336  179342  179344  179350  179354  179356  179360  179362  179366  179368  179370  179371  179372  179374  179375  179376  179378  179380  179384  179386  179390  179392  179396  179402  179404  179410  179414  179416  179420  179426  179432  179434  179440  179444  179446  179452  179456  179462  17947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实验电路图1,小张觉得小华设计的电路图不够完善,于是他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只滑动变阻器连接到如图2的实物图(未连接完整).

(1)小张在实验前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3,则接下来的操作是指针调到零位.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3)问:小张为什么要增加一只滑动变阻器?答: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以利于多次测量.
(4)小张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表指针就偏转了,且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很大,则他操作中的错误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滑变器滑片未滑到阻值最大处.
(5)小张正确连接电路后,若实物电路中导线a内部断裂,其余均完好,闭合开关,观察两只电表有无示数,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经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读取多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表,分析后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1.40.排除错误的数据后,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一定,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实验次数123456
电压U/V2.02.22.42.62.83.0
电流I/A0.200.220.230.261.400.30
(6)接下来小张又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他把电阻R由10Ω分别换成了5Ω、20Ω,并根据实验要求每次闭合开关后,先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然后再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缓解用电高峰电力紧张的矛盾,降低居民的用电费用,我市部分地区已使用分时电能表.分时电费标准如表:
原 电 表
计费方法
分时电表计费方法
时间范围全天高峰期低谷期
8:00~21:0021:00~次日8:00
单位:元/度0.530.550.35
(1)使用分时电能表后,为节省电费,小明将电水壶烧开水安排到用电低谷期,并且将电水壶单独接在标有“3200imp/(Kw•h)”字样(imp表示闪烁次数)的电子式电能表上,15min烧开一壶水,电能表指示灯共闪烁了800次,该电水壶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0.25kW•h,合9×105 J.
(2)如小明家每天烧两壶开水,请你帮助估算:仅利用水壶烧水一项,小明家一个月(以30天计)比原来节约多少元电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为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2示数为1A,则通过R2的电流是多大?R2的阻值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0.1Kg的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4.2×103J的热量(c=2.1×103J/(kg•℃),c=4.2×103J/(kg•℃);
(2)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一致),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因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等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热量,水升温较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后能发光的灯泡是L1、L2
B.两个灯泡连接方式是串联
C.两个灯泡连接方式是并联
D.若仅把图中二极管②反接,能发光的灯泡是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在图1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2,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在图3中画出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再从三棱镜射出的大致光路图.
(4)如图4,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学了物理,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很关注,并进行了估测:
①大拇指甲的宽度约为1.2cm;
②一座三层楼的高度约为9m;
③人正常体温的平均值约为37.5℃,
④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以上估测中合理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左(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则原因可能是;灯泡短路.

(3)故障排除后,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
(4)实验后,某小组同学又想利用这些器材测量另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但是只能看到灯泡上标有“1.8W”的字样,他通过多次实验绘制出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V,它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5Ω.
(5)图丁所示电路中(R阻值已知),无电压表也能测出该灯泡额定功率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
①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C.
A.电流表断路   B.电压表断路   C.R1断路     D.R2断路
②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R1不变(R1/R2).
③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当R1的阻值是2Ω,电流表示数是1.0A;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R1的阻值是4Ω;多次测量后,作出的I~R1图象是图乙中的D.

(2)小明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他使用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阻值为5Ω(R1)、10Ω(R2)、20Ω(R3)的定值电阻、“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小明首先将R1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R1两端的电压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①小明将用R2替换R1接入电路,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R2两端的电压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②小明用R3替换R2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R3两端的电压始终无法达到1.5V.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均完好.请你帮他找出一种可能的原因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过小.
③在不改变电路和器材的前提下,针对②中的问题,怎样改进该实验,请写出你的办法: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a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点.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图. (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
(2)在图b中,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3)如图c所示,在方框内分别填入小灯泡和电流表的元件符号,使电路正常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