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9470  179478  179484  179488  179494  179496  179500  179506  179508  179514  179520  179524  179526  179530  179536  179538  179544  179548  179550  179554  179556  179560  179562  179564  179565  179566  179568  179569  179570  179572  179574  179578  179580  179584  179586  179590  179596  179598  179604  179608  179610  179614  179620  179626  179628  179634  179638  179640  179646  179650  179656  179664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做功冲程
D.1kg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汽油的热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黎黎同学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帮妈妈筛选出饱满的种子,她想知道所配制出的盐水密度,就用天平和量筒来进行测量.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 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应将平衡螺母 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
(3)把实力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体积V,如图甲所示;
(4)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帮黎黎同学把表填写完整:
空烧杯的质量
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cm3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g
盐水的密度
ρ/g•cm-3
3040761.15
(5)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B,已知A液体的质量小于B液体的质量,则两种液体的密度ρA<ρB;将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A、B液体中,此时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A<FB.(均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R1=24Ω,R2=36Ω.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
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
②电阻R2中的电流;
③通过电路的总电流;
④电路的总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个电阻电阻值为R,两端所加电压为U,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如果加在此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U,则(  )
A.电流不变,电阻变为2RB.电流不变,电阻不变
C.电流变为2I,电阻不变D.电流变为2I,电阻变为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frac{U}{I}$,其方法是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再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亮点(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10cm(填“5cm”或“10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缩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左(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用透明的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D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4)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填“虚像”或“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frac{s}{t}$进行测量的;
(2)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选填“大”或“小”);
(3)sAB=4.00cm,tBC=1s,vAC=0.03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农村公路发展迅速,公路旁每隔1km立着一块里程碑,如果利用里程碑估测自行车行驶速度
(1)至少还需要的器材是停表.
(2)测量的步骤(并用符号表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从某里程碑出发,记下里程碑上的数据s1,钟表上时刻t1;到达下一个里程碑时,记下里程碑数值s2,钟表上时刻为t2
(3)测量结果的表达式是:v=$\frac{{s}_{2}-{s}_{1}}{{t}_{2}-{t}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内液体的温度,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控制甲、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2)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物理意义是:比较甲、乙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3)分析图象可知,
①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快些;
②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液体需要加热的时间长些;
③通过分析论证,可得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多,说明乙的吸热本领强;
(4)若甲、乙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2.1×103J/(kg•℃).
[已知c=4.2×103 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