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0273  180281  180287  180291  180297  180299  180303  180309  180311  180317  180323  180327  180329  180333  180339  180341  180347  180351  180353  180357  180359  180363  180365  180367  180368  180369  180371  180372  180373  180375  180377  180381  180383  180387  180389  180393  180399  180401  180407  180411  180413  180417  180423  180429  180431  180437  180441  180443  180449  180453  180459  180467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用9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机械效率为90%的滑轮组将一个重物在地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移动4m,做了1620J的有用功,在此过程中:
(1)总功为多大?
(2)该同学的功率为多大?
(3)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4)通过计算说明此滑轮最少由几个定滑轮和几个动滑轮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填合适的单位符号: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80mg,一头大象的质量约6t.小画家买了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密度为0.8×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食用油的质量为0.8×103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报告,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要求:填写实验原理,设计出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frac{s}{t}$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表格: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
S1=t1=v1=
S2=t2=v2=

分析评估:实验中为了便于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记录数值如表.
时间t/min0123456789
温度t/℃-6-4-20000123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坐标纸上画出该物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属于晶体(选“晶体”或“非晶体”).
(2)物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熔化过程经历了约3分钟.
(3)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1.4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利用超声波测量距离的原理如图1.
(1)若传感器的发射器在发出信号后0.1s,接收器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离传感器大约多远?
(2)若显示物体的距离-时间关系图象如图2,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
(3)利用超声波测量距离的方法是否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请说明判断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
(1)两运动员中,乙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通过的路程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平均速度是10m/s=36km/h.
(3)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图2中的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小杨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
(1)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倒立放大实像(填“正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倒立放大实像”或“倒立放大虚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2)教室后排同学要求小杨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杨的操作应当是:适当增大(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填“上”或“下”)移动.
(3)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漫反射(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荣和小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桌面摆放了如下器材:直尺、光屏、两只相同的蜡烛、火柴,还有①茶色玻璃板②平面镜.小荣应选用①(填序号),原因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时,小荣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将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的位置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既为蜡烛A的像所在位置.
(3)小红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实验过程中,小荣移动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5)请在图中画出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画一条光线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如图1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2)小辉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水的碗里,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小辉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小辉看到的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选填“虚”或“实”).
(3)请你画出小辉看到硬币的光路图.(以点A为硬币,A′为硬币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