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2738  182746  182752  182756  182762  182764  182768  182774  182776  182782  182788  182792  182794  182798  182804  182806  182812  182816  182818  182822  182824  182828  182830  182832  182833  182834  182836  182837  182838  182840  182842  182846  182848  182852  182854  182858  182864  182866  182872  182876  182878  182882  182888  182894  182896  182902  182906  182908  182914  182918  182924  182932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电能表的参数16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动1600转.当电路只有电水壶工作时,观察电能表转盘3分钟转过100转,电水壶实际功率为125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小明做作业时,发现电灯忽明忽暗,原因可能是(  )
A.灯泡的额定电压发生了改变B.灯泡的额定功率发生了改变
C.灯泡的实际电压发生了改变D.额定电压没变,是额定电流变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现有两个定值电阻,其中R1=10Ω,R2=20Ω.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中,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2:1.若将它们串联后,电流做功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某型号电能表的表盘,关于这个电能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B.它当前的示数为71480kW?h
C.在使用这个电能表的家庭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720转
D.家庭中的电能表应该安装在空气开关之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下(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左/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左 (左/右)移.
(4)在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凸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①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错误的.
③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点燃火柴,测出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
如何判断: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相等,则猜想3错误;如果点燃火柴的时间不相等,则猜想3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1)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一束蓝光沿FO方向射到0点,它反射后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错把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看作反射角了;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 15° 75°
 2 30° 30°
 3 45° 45°
(3)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5)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时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15°30°45°60°
反射角β15°30°45°60°
折射角γ11.3°22.1°35.4°40.9°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①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②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请简要说明理由:存在不足,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选取这样的两根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水平台不垂直.
(5)探究像与物到玻璃板距离的关系,还需要的工具是刻度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完成下面作图:

(1)如图1,路灯下站着小芳,小刚2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影长,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
(2)现在时刻是下午的2点40分,请在图2画出此刻从时钟正对面的镜子里看见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说明:①注意分针要比时针长;②时针只要画在对应的区间范围内即可.)
(3)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3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4)如图4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5)如图5,光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在图中标出反射角β并用箭头标出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6)如图6,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射出,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a)所示,某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探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在台钳土,上端用手扳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大.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小,他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图(d)、(e)是两组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d是乐音的波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D.用金属探伤仪检测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