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2777  182785  182791  182795  182801  182803  182807  182813  182815  182821  182827  182831  182833  182837  182843  182845  182851  182855  182857  182861  182863  182867  182869  182871  182872  182873  182875  182876  182877  182879  182881  182885  182887  182891  182893  182897  182903  182905  182911  182915  182917  182921  182927  182933  182935  182941  182945  182947  182953  182957  182963  18297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进行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划片要调到最右端;
(2)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B(选填序号),调好后再读出C(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3)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4)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C(选填序号);
A.10Ω 0.5A       B.20Ω 1A     C.50Ω 2A
(5)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王锐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请根据电路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2)王锐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位置.其原因可能是电阻断路(或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或滑动变阻器短路).(写出一个)
(3)王锐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所示.
U(V)0.51.01.61.92.53.0
I(A)0.10.20.30.40.50.6
(4)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电阻R的U-I关系图象;
(5)王锐在实验中所用电阻R的阻值为5Ω;当通过的电流为0.5A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0.25W.
(6)如果将实验电路中的电阻R更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后,要进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实验,则对实验电路还必须进行怎样的改动:增加一节干电池(或增大电源电压),并将电压表的量程改为0~1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和小华用相同的器材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除了电源(3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 B.小灯泡.
(1)完成实验应选择器材A(A/B),理由:小灯泡的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定值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帮助小明用笔画代替导线完成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

(3)小明通过实验测出了下表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次序123
电压U/V0.51.01.5
电流I/A0.050.10.15
(4)小华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大小为0.24A.小明由此分析出小华实验操作时有不当之处,请你帮他指出连接电路时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移动到阻值最大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明探究“通过电阻器和小灯泡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其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大约10Ω左右;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200Ω 1A”,各元件完好.
(1)按图正确连好电路,调节滑片到阻值最大,然后闭合开关S1和S2,向左调节滑片,发现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小灯泡仍不亮的可能原因是灯泡断路,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更换灯泡.
(2)实验中只闭合开关S1和S2,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下每次电压表及电流表的相应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小灯泡I-U图象(图中甲);同理实验中只闭合开关S1和S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电阻器I-U图象(图中乙).针对探究主题,分析图象得出的两个实验结论应是:
①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的电压的增加而增大;②当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另一个同学在测定这个小灯泡额定功率,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断开开关时,发现电表如图丙所示,其中电流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未调零.
 U/V 2 2.5 3
 I/A 0.22 0.26 0.30
(4)假如不重新实验,请你利用他已获取的信息,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7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右调(填“左”或“右”),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右移动2格.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顺时针转动(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3)如图丙,若某次实验中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由Fa改为Fb,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a小于Fb(填“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同学在“探究动滑轮”的实验中,实验数据填在表中:
(1)弹簧测力计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钩码;
(2)分析比较表格中G、F(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两个物理量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3)请把表格中的空白处数据填写完整;
(4)分析数据还可以发现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有关.
次数钩码重G/N钩码升高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
效率
110.20.70.471.4%
220.21.20.483.3%
330.21.70.48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阻中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所用电源是两节干电池,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Ω.
(1)连接电路时,小明应选用电流表的量程是0~0.6(0.6/3 )A;
(2)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是2.5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R的电流为0.48A,要继续测量R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的电流,应将滑片P向右(左/右)移动,记录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
(3)完成全部实验后,小明细看说明书,知道电压表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阻值是3000Ω的电阻,由于电压表有电阻,实验记录的电流、电压有一个物理量会受到影响,这个物理量是电流,这个受到影响的物理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物体的重力
G/N
提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
η
120.110.366.7%
230.11.40.371.4%
340.11.80.374.1%
420.11.50.2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66.7%(结果精确到0.1%).这次数据是用图中乙(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增大所提物体的重力.在第1次实验中,当拉着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为0.3W.
(3)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不正确.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可知,第1次比第4次省力,但两次的机械效率却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B.手推车时,手推车的力大于车推手的力
C.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D.有的物体只施力,不受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右(填“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时钩码质量50g,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在B处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挂法画在图中);也可以在C处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向上方向施加3N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4554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只测了一组数据,便得出结论,结论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不同单位相加.
(4)由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F1L1=F2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