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3576  183584  183590  183594  183600  183602  183606  183612  183614  183620  183626  183630  183632  183636  183642  183644  183650  183654  183656  183660  183662  183666  183668  183670  183671  183672  183674  183675  183676  183678  183680  183684  183686  183690  183692  183696  183702  183704  183710  183714  183716  183720  183726  183732  183734  183740  183744  183746  183752  183756  183762  18377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
林间光柱
B.
筷子“折断”
C.
放大文字
D.
山的倒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
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号”飞船
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镇江市六月份平均气温约为8℃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C.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约为1minD.一本初中物理书的质量约为3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壶口“冒白气”
C.
深秋霜“降”
D.
湿手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理学家中,将其名字命名为电压单位的是(  )
A.安培B.欧姆C.焦耳D.伏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中小明蹬着滑板车滑行,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质量是35kg,求小明所受重力为多大?
(2)滑板车质量是4kg,小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3×10-4m2,当小明双脚站在滑板车上滑行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滑扳车滑行过程中还包含很多物理知识,请你例举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R2=40Ω
(1)当闭合开关S、S1时,电压表示数为6V,求电源电压?
(2)当闭合开关S,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2V,求通过R1的电流和R1消耗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将实物连接成如图甲所示.

(1)实验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接错的导线上画“×”,然后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2)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电源电压,其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发生了断路;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0.2A;
(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次数12345
电压U/V0.51.01.52.02.5
电流I/A0.1 0.30.40.5
(5)此实验中,不能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探究,理由是由于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实验小组进行简单机械类探究实验:
(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图1中,杠杆的平衡螺母B应向右调节(选填“左”或“右”;
(2)图2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C点悬挂3个同样钩码;
(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2)问中的一组数据得出结沦?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4)探究“动滑轮的待点”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选填“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滑轮如:A.国旗杆顶部的滑轮;B.电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B(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下(选填“上”或“下”)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接下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