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4466  184474  184480  184484  184490  184492  184496  184502  184504  184510  184516  184520  184522  184526  184532  184534  184540  184544  184546  184550  184552  184556  184558  184560  184561  184562  184564  184565  184566  184568  184570  184574  184576  184580  184582  184586  184592  184594  184600  184604  184606  184610  184616  184622  184624  184630  184634  184636  184642  184646  184652  18466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物体A紧贴在竖直的墙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若改变F的大小,则下列判断不可能的是(  )
A.适当增大F,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增大
B.适当增大F,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不变
C.适当减小F,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减小
D.适当减小F,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2014年3月8日马航失联飞机牵动着全世界人的心,据马方报道失联航班飞机最后一次与卫星联络时间为当地时间上午8时11分,飞机与卫星联络利用的是(  )
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激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中:

(1)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内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该实验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变化,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下面的探究实例中,也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C.
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B.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C.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车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
实验中烧瓶内液体小明选择了煤油而不是水,这样选择的理由是煤油的比热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比较大.
(2)小明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30s再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流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组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电流/A通电时间/s电阻/Ω温度升高量/℃
10.330101.5
20.630106.0
由此得出:同一导体,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其产生的热量越多.
(3)若要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可选择乙图中B(填“A”或“B”)烧瓶中的电阻与中图中的烧瓶电阻串联(填“串联”或“并联”).(本题中,三个烧瓶中的液体质量相等)
(4)小明提议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改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应选择乙图中A(填“A”或“B”)烧瓶与甲图中的烧瓶并联,并将其中一烧瓶中的液体换成相同质量的水,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
(1)小丽的方案如图所示,移动凸透镜直到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时,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对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3)小丽发现: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无论怎样调节白纸的位置,都不能使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点,而是一个光斑,这个光斑的直径有两三毫米.这是为什么呢?小丽猜想:太阳光不能会聚成一点是由于光的色散引起的.
①小丽猜想的理由或依据是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凸透镜可以看成多个三棱镜组合而成的).
②为了验证小丽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把一片红色透明胶片放置在凸透镜的前方,调节白纸的位置,观察光斑的大小变化(或用单色光照射凸透镜,调节白纸的位置,观察光斑的大小变化).
③如果小丽的猜想正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光斑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王明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时,看见温度的示数渐渐上升.他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否是均匀的呢?由此他提出了下列几种猜想:
【猜想1】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快后慢;
【猜想2】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
【猜想3】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
【猜想4】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均匀的.
(1)如图甲,他在操作过程中有何不妥之处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根据甲图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正在(填“正在”或“将要”)沸腾.
(3)他纠正错误后认真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验证了猜想3,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D
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可能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C.水开始汽化较慢,带走的热量少
D.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
(4)若王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散失的热量大于(等于)吸收的热量(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质量都相同,在C点挂两个钩码时,在D点应挂4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平衡.
(3)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面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应将右面的钩码拿掉2个.
(4)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用公式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 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刹车制动”时,卫星应向前(选填“前”或“后”)喷射高温气体,同时高温气体对卫星产生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是改变(选填“改变”或“不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一木块的体积为200cm3,密度为0.8×103kg/m3.把它浸没在水中后放开手,为什么木块不能悬浮在水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多大?现在在木块上放一重物,刚好使木块全部浸没,求此重物至少多重?(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一个椭圆形厚玻璃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如图所示.沿着不同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什么?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如果你拿着它从楼下走到楼上(或从山下到山上),你会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化情况是什么?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现有一盏红灯,一盏绿灯,一只电铃,一个电池组及导线若干,按下列要求将各器件符号填入如图的电路图中适当位置.
(1)按下开关S2、S3时,电路中绿灯亮,电铃响;
(2)按下开关S1、S2时,电路中灯不亮,电铃不响;
(3)按下开关S1、S3时,红灯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