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4566  184574  184580  184584  184590  184592  184596  184602  184604  184610  184616  184620  184622  184626  184632  184634  184640  184644  184646  184650  184652  184656  184658  184660  184661  184662  184664  184665  184666  184668  184670  184674  184676  184680  184682  184686  184692  184694  184700  184704  184706  184710  184716  184722  184724  184730  184734  184736  184742  184746  184752  18476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归纳式探究:研究鱼缸侧壁所受的压力:
由于液体内部有压强,当鱼缸中盛入液体后,鱼缸侧壁就会受到液体的压力.鱼缸侧壁所受的液体的压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呢?下表是小雨在鱼缸中盛入不同的液体进行研究得到的一些数据(其中:ρ为液体密度,L为侧壁长度,H为液体深度,F为侧壁所受压力):

次数ρ/(kg/m3L/mH/mF/N
11.0×1030.10.15
21.0×1030.20.110
31.0×1030.10.220
40.8×1030.20.232
(1)F=kρLH2,其中k=5N/kg(填上数值和单位).
(2)在不同的游泳池中注入相同深度的水,游泳池侧壁所受的压力与侧壁长度的关系可以用图象1中的图线a表示.
(3)如图2,拦河大坝的长度L为30m,若大坝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F为6×107N,则水深H不能超过2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牛奶密度是检验牛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小华为了比较市场上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小华还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法.方法一:将一正方体塑料块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的牛奶中,让它漂浮在液面上,观察塑料块露出液面的体积,露出液面体积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大;
方法二:将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牛奶中的同一深度,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高度差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大;
方法三:用同一饮料瓶分别装满这两种不同品牌的牛奶,重的牛奶密度较大.
(以上三空均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如A所示,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一现象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种电路叫做“热电偶电路”.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大小与温度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两接点间的温度差/℃0100200300500
电路中的电流/10-1A0.00.61.42.34.2
(1)请根据数据在图B中作出电流大小与温度差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两接点间的温度差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根据这个道理科学家造出了热电偶温度计.
(2)通过阅读材料,研究小组猜想:热电流的大小可能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在做这个探究时应保持温度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物理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电学实验中,我们往往认为电压表对测量的电路没有影响,事实上即使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简称内阻RV),在电路中也有很小的电流通过电压表,而电压表的示数就是这很小的电流与其内阻RV的乘积.现在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大约2kΩ~3kΩ)的阻值,物理实验室中已有实验器材:电源(电压约为2.5V)、开关多个、导线若干.另外,提供可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a、电流表A1(量程:0~0.6A,分度值:0.02A)
b、电流表A2(量程:0~5mA,分度值:0.1mA)
c、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RV=3kΩ)
老师要求同学们设计出两种测量Rx阻值的实验方案(电路不可重组).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内容:
(一)方案一:
(1)为测出Rx的阻值,除了选择电源、开关及导线外,还需选择的实验器材有b、c;(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
(2)在甲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
(3)根据你所设计的电路,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
(4)写出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二)方案二:
(1)为测出Rx的阻值,除了选择电源、开关及导线外,还需选择的实验器材有c;(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
(2)在乙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物理考试布置了两个物理自主学习活动: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验证大气压存在”,并录制视频进行小组展示.请你选择所需的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实验名称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实验器材 
直尺
实验步骤 
将直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改变其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拨动直尺,并仔细观察直尺振动的快慢,倾听并辨别直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
实验现象 
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实验结论 
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实验名称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器材 
杯子、水、硬纸板一块
实验步骤 
将杯子中装满水,用力将硬纸板盖住杯口,将其倒过来
实验现象 
水不会流出来,硬纸板没有掉下来
实验结论 
大气压是存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利用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电动机、铅笔芯、橡皮、塑料尺探究:(1)物质导电性;(2)电动机转向;(3)电磁感应;(4)电阻与长度的关系;(5)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能够完成的实验个数有(  )
A.2个B.3个C.4个D.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1,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9V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字样.
①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将图2实物图连接完整.

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滑至最右端.(填“左”或“右”)
③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没有读数,其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短路.
④排除故障之后移动滑片,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伏特表读数/V1.534.567.5
安培表读数/A0.30.60.91.21.5
则未知电阻的阻值为5欧.
⑤某同学不用电流表也能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他设计实验如下.如图3,将未知电阻Rx、已知电阻R0串联在电路中,且电压表并联在R0两端,闭合开关S,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0;断开开关S,将电压表改接并联到Rx两端,闭合开关S,记下电压表此时的示数Ux.根据测量值,求出Rx的阻值为$\frac{{U}_{x}}{{U}_{0}}$×R0(用R0、Ux和U0来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晓丽去市场买蜂蜜,售货员用勺子将蜂蜜往瓶子里倒.她发现蜂蜜流得比较慢,不像水流得那样快.“为什么蜂蜜流得这么慢呀?”,售货员回答:“蜂蜜的质量好,所以才粘!”晓丽想:“为什么在家里倒蜂蜜时好像不是这么粘呢?”难道售货员说的对吗?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她也想到:,既然磁铁能吸住小铁钉,那么蜂蜜也能粘住东西.而火烧磁铁时,温度越高,磁性越弱.她提出了猜想:物质的粘性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接着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将蜂蜜装入三个瓶子,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记录实验数据如:
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较低一般较高
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
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结论.
(1)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升高,它的粘性减小.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B图象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大小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流淌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小明想探究某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0=20Ω,电源电压U=3V.他把该电阻放在不同的温度下做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该电阻的阻值(如表).
温度t  (℃)010203040
电阻阻值Rt(Ω )2025303540
(1)由表中数据得出,当t为20℃时,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为0.072W.
(2)由表中数据得出,该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数学关系式为Rt=20Ω+0.5Ω/℃•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初三同学中考体育测试,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实心球掷得更远.小王说:“掷出点越高,掷越远”.小张说:“掷出速度越快,掷得越远”.小刘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它能使小球以不同大小的速度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对水平方向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7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射出距离”指水平距离).
实验序号射出高度
h/m
射出速度
v/(m•s-1
射出仰角射出距离
L/m
10.5530°2.9
20.51030°9.6
30.51045°10.7
41.01045°11.1
51.21045°11.5
60.51060°9.1
70.51530°20.7
请你根据上表收集的信息和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第3、4、5次实验数据可知当射出速度相同时,射出仰角为45度时,射出高度越高,小球射出距离越远.
(2)分析1.2.7次实验数据可探究小张的观点.
(3)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怎样才能将实心球掷得更远?尽量提高掷出点的高度,尽量提高掷出点的速度,选择适当掷出仰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