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4665  184673  184679  184683  184689  184691  184695  184701  184703  184709  184715  184719  184721  184725  184731  184733  184739  184743  184745  184749  184751  184755  184757  184759  184760  184761  184763  184764  184765  184767  184769  184773  184775  184779  184781  184785  184791  184793  184799  184803  184805  184809  184815  184821  184823  184829  184833  184835  184841  184845  184851  184859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教材实验情景再现:
(一)实验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小明利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在水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1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1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1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b(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远.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实验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小明用图2中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
(1)实验所用器材有:木材、长木板、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
(2)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3)第一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1.2N,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实验次数123
接触面情况木块和长木板木块和棉布木块和毛巾
摩擦力/N1.9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013年5月,我国正式获得北极圈观察员国的身份,如图是我国“雪龙”号破冰船.该船满载时总质量约20000t,在普通海域最大航速为36km/h,在1m厚冰层海域破冰航速1m/s,已知该船在最大航速时受到的阻力为1.5×106N,在1m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受到的阻力为1.5×107N.破冰时,船头部分压在冰面上,利用巨大的压强使冰层破裂,若船头压在冰面上的受力面积是10m2,冰面受到的压力为破冰船满载时总重力的0.1倍.(g是10N/kg)求:
(1)“雪龙”号破冰船满载时在普通海域航行受到的浮力;
(2)“雪龙”号破冰船在1m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1000m,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3)“雪龙”号破冰船在破冰时,船对冰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甲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乙是探究“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实验时它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可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该实验探究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乙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起始速度相同;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来判断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受到阻力的大小.从而可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并保证所有实验步骤操作规范).
第一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所示),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三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所示),记下相应的示数.
(1)实验时,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是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第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它的示数是1.6N;
(3)比较甲图和丙图可以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4)另一组的小华同学也准备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他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另一半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正确吗?不正确;你做出这种评价的理由是:实验时,未控制压力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通常情况下调节杠杆两端平衡螺母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好处是:便于测量力臂.
(2)将杠杆调节平衡后,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保持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2个钩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画出小球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是工人利用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其中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E是柱塞,柱塞能够竖直向上支撑起重臂OFD,再通过卷扬机C竖直向上匀速拉动钢丝绳的自由端将重物拉起.假如重物质量为1400kg,动滑轮A及定滑轮B的质量均为100kg,卷扬机的质量为50kg,功率为5kw.不计起重臂及钢丝绳重,忽略摩擦及水的阻力.
(1)在打捞过程中,当重物浸在水中的体积为1m3时,求此时重物受到的浮力以及吊臀右端D点受到的作用力大小?
(2)在打捞过程中,某时刻杠杆处于静止状态,若此时柱塞对吊臂的力为N1,吊臂右端D点受力为F=8.0×103N,若OF:FD=1:4,求N1的大小?
(3)当重物在空中被匀速提起上升时,求卷扬机拉动钢丝绳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刚好有二分之一露出水面,此时水深15cm.容器高16cm,底面积400cm2,现用手将木块缓慢压入水中,当木块刚好全部没入水中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木块下表面移动了4cmB.手对木块的压力为5N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625Pa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了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的值越小
B.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换用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实验,测量结果不同
C.第一次准确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是靠嘴的吸力,并没有利用到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学习了质量、压强、功等概念后,小明作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我受到的重力约为600N
B.我蹲下时与站立时质量相同
C.我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D.我将一袋10kg的大米从地面扛到肩上,做功约15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