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4716  184724  184730  184734  184740  184742  184746  184752  184754  184760  184766  184770  184772  184776  184782  184784  184790  184794  184796  184800  184802  184806  184808  184810  184811  184812  184814  184815  184816  184818  184820  184824  184826  184830  184832  184836  184842  184844  184850  184854  184856  184860  184866  184872  184874  184880  184884  184886  184892  184896  184902  18491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半瓶多水,用刻度尺测出水的深度为h1,然后将该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深度为h2,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出瓶底的直径为D,那么该瓶的容积为(  )
A.3.14D2(h1+h2B.3.14D2$\frac{{h}_{1}+{h}_{2}}{2}$C.3.14D2$\frac{{h}_{1}+{h}_{2}}{4}$D.3.14D2(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同学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烧开后用“小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将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
A.第一次省时间B.两次时间基本相同
C.第一次省燃料D.不能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宇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慧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选填“大”或“小”).小慧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小慧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如图甲、乙所示,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3)小慧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0cm.
(2)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c位置.
(3)小明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远离(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4)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凹(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湛江港码头,小慧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慧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慧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慧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斜面倾角θ物块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 功
W/J
斜面的机械效率
130°5.00.64.21.23.05.0
230°3.00.62.51.21.860%
345°3.00.82.81.22.43.471%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左移动(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慧的猜想A(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BO,在A、B处分别悬挂重物G1和G2时杠杆处于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外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
A.A端向下倾斜B.杠杆仍平衡C.B端向下倾斜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记下钩码和拴住弹簧测力计的线端原先的位置,然后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拴住弹簧测力计的线端上移的距离.
(2)某同学正确测得钩码上升的高度为O.2m,钩码重1.5N,其他被测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拉力F/N拉弹簧秤的线端提升的距离s/m有用功W/J总功W/J
O.6O.40.3O.24
上表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0.4和0.24,更正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3)若不考虑摩擦,用上述装置提起重15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η1,;提起重3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η2.则η1小于η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某同学测得在杠杆平衡时的三组数据,请将所缺的一项填在表中: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力L2(cm)
10.98150.4930
21.17100.3930
31.470.29425
另一同学实验操作时按时按如下步骤进行:
A、将杠杆放在中点支架上.
B、记下两边钩码的重力,并用直尺量出它们的力臂,分别填入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C、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做三次实验.
D、把钩码挂在杠杆两边,且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
E、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及阻力乘以阻力臂的值.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ADBCE.
(2)该同学在第A步操作后,漏掉一个重要步骤,其内容是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3)当正确完成了此实验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F1L1=F2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以下是小陈同学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所提升物重是否有关?”的部分过程,请帮助她完成下列探究.
●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同一滑轮组在提升不同重物情况下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η=$\frac{{W}_{有}}{{W}_{总}}$.
(2)实验器材:滑轮组一套、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细线.
●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3)请你在图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
(4)用同一滑轮组先后提升不同重物,相关数据收集在下面的表格中,请将表格数据补
充完整.
实验次数动滑轮
重G/N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直接将钩码
举高做的功
W有用/J
动力F/N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
S/m
使用滑轮组动力做的功
W/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5310.10.10.70.30.2147.6%
220.10.21.10.30.33
340.10.420.30.666.6%
●分析与论证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5)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是恒定的(选填“是”或“不是”).
(6)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相同(选填“相同”或
“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变多(选填“多”或“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高(选填“高”或“低”).
●评估与拓展
(7)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C.(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