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5088  185096  185102  185106  185112  185114  185118  185124  185126  185132  185138  185142  185144  185148  185154  185156  185162  185166  185168  185172  185174  185178  185180  185182  185183  185184  185186  185187  185188  185190  185192  185196  185198  185202  185204  185208  185214  185216  185222  185226  185228  185232  185238  185244  185246  185252  185256  185258  185264  185268  185274  185282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用手拨动塑料尺,会听到尺发出了声音.这些声音是由塑料尺的振动产生的.塑料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我们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该实验显示的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冬天积雪会造成简易厂房和屋顶坍塌事故,某夜新下的积雪密度为0.1g/cm3,积雪的厚度为10cm,则面积为300m2的屋顶积雪的质量为(  )
A.1500kgB.3000kgC.150kgD.30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列火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车厢长24米,小明以2m/s的速度从车厢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的时间为(  )
A.12sB.2sC.3sD.2s或3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戴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下面四幅图说明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a和cB.a和dC.b和cD.b和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鱼缸里的鱼变多了
B.
汽车的后视镜
C.
手影游戏
D.
验钞机验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根据光射来的方向去推断光源的位置,如图,小猫叉不到鱼也是这样.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猫看到的鱼并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真实的鱼的虚像
B.小猫要想叉到鱼,就要朝着所看到的“鱼”下方位置插去
C.鱼身上发出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了偏折
D.小猫叉不到鱼和平面镜能够成像的原理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关于水珠的形成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凝华,放热B.液化,放热C.汽化,吸热D.熔化,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北运动的物体甲、乙,他们的运动相对于起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甲比乙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甲在O点,乙在距离O点5m处;
③在3-5s内,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南运动的;
④从第3s开始,V>V,5s末甲、乙正好在距离O点10米处相遇.
A.①④正确B.②③正确C.①③正确D.②④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
B.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
C.江河湖泊、土壤、植物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要吸热,这是升华过程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