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5537  185545  185551  185555  185561  185563  185567  185573  185575  185581  185587  185591  185593  185597  185603  185605  185611  185615  185617  185621  185623  185627  185629  185631  185632  185633  185635  185636  185637  185639  185641  185645  185647  185651  185653  185657  185663  185665  185671  185675  185677  185681  185687  185693  185695  185701  185705  185707  185713  185717  185723  18573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用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像,观察近处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在如图1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2)如图2,a、b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
(3)如图3,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画出水中的折射光线.
(4)如图4,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射出,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明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其中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2)请你帮他按正确的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CDABE  
A、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在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B、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各个角i和r
C、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在把一张纸板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
D、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入射到O点,径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轨迹
E、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3)如图2,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了反射角.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15°75°
230°60°
345°45°
(5)如果让光线逆着从OB的反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厚为2mm的茶色玻璃、厚为5mm的透明玻璃、平面镜各一个;铅笔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上述器材中不需要的有平面镜,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
(3)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未(“已”/“未”)点燃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物像大小是否相等;
(4)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换法”);
(5)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6)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很具有偶然性.
(7)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2所示.则正确的是C.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8)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后表面(“前表面”还是“后表面”)反射所成的像.
(9)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玲玲同学进行该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3甲所示,进行实验.玲玲按照图3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1234
物距u/cm4.25.06.810.0
像距v/cm3.74.56.39.5
【分析与论证】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
【交流与评估】
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0.5cm.因此我们实验时应取较薄(“厚”、“薄”)的玻璃板做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观察现象,完成下列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在方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有一极细的光束穿过虚线框内的光学元件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则这个虚框内(  )
A.一定是凸透镜
B.一定是凹透镜
C.一定是平面镜
D.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凸透镜,还可能是平面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一些透镜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D、E、F,属于凹透镜的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