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厚为2mm的茶色玻璃、厚为5mm的透明玻璃、平面镜各一个;铅笔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上述器材中不需要的有平面镜,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
(3)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未(“已”/“未”)点燃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物像大小是否相等;
(4)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换法”);
(5)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6)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很具有偶然性.
(7)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2所示.则正确的是C.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8)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后表面(“前表面”还是“后表面”)反射所成的像.
(9)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玲玲同学进行该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3甲所示,进行实验.玲玲按照图3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物距u/cm | 4.2 | 5.0 | 6.8 | 10.0 |
像距v/cm | 3.7 | 4.5 | 6.3 | 9.5 |
【分析与论证】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
【交流与评估】
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0.5cm.因此我们实验时应取较薄(“厚”、“薄”)的玻璃板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