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6461  186469  186475  186479  186485  186487  186491  186497  186499  186505  186511  186515  186517  186521  186527  186529  186535  186539  186541  186545  186547  186551  186553  186555  186556  186557  186559  186560  186561  186563  186565  186569  186571  186575  186577  186581  186587  186589  186595  186599  186601  186605  186611  186617  186619  186625  186629  186631  186637  186641  186647  186655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A)和(B)所示,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测得物体长度分别为2.4和2.40,两把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分别为1cm和1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是我们熟悉的物体,你知道人们利用它们的物理原理,

(1)利用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制造出了摆钟.
(2)利用竹蜻蜓的物理学原理,制造了直升飞机.
(3)利用爆竹(冲天炮)物理学原理,制造了火箭.
(4)利用磁铁物理学原理,制造了指南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适当单位:
(1)小红的身高为160cm; 
(2)学生用的书桌的高度是0.85m;
(3)学校升旗用的旗杆的高度是7m;
(4)王小明同学的百米赛跑成绩是14.4s;
(5)看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是1.5h;
(6)成年人的质量大约是70kg;
(7)一支钢笔的长度约为140mm;
(8)人的脉搏正常情况下跳动70次所需时间约6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因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宇航员将质量为50克的矿石从地球带到月球,其质量为50克.一块冰溶化成水,其质量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甲和图乙所示两种情况: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
(2)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错误之处: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②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你认为乙是水沸腾时的情景(选填甲或乙).
(4)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5)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一条有效的操作建议: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6)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水银.
测温物质沸点/℃
水银357
酒精78
(7)实验时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下图丙所示,温度值为96℃,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8℃.继续观察可知,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吸热.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8890929497989898
(8)根据表中数据,在画丁中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机械闹钟;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音叉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B.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声音响度相差不大时,人耳难以区分,具有很大的误差.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至听不见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差到好的顺序为锡箔纸、衣服、泡沫塑料.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距离较长最长
响度较响最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他知道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发出的,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团,撒小纸团目的是显示鼓面的振动.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a.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减弱.
b.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增强.
c.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越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
d.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①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明家楼下就是夜市,一到晚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时而还会传来阵阵烤肉的香味,影响了小明的中考复习.请帮助小明找出两种减弱噪声的具体方法并说出其是从哪个环节减弱噪声的.具体方法:关上门窗,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戴上耳罩,属于从人耳处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跳动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科学探究分为: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小明从语文课本上读到一些对声音的描述:优美的歌声,婉转的鸟鸣声…使人心情舒畅.
(1)他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提出问题环节;小明猜想可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于是他用两支铅笔、一把刻度尺、一根细橡皮筋,组成实验装置.
(2)然后用手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时发出了响声,当橡皮筋振动停止,响声停止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分析与论证环节;
通过以上阅读,你认为小明的探究活动运用了科学探究的哪些环节?请在对应部位将划线运用的科学探究环节写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